2010年土地登記代理人考試之相關法規(guī)知識(13)

字號:

作為一項特殊的民事責任,污染環(huán)境中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具有以下兩項特征:其一,這種責任的承擔以違反國家保護環(huán)境防止污染的規(guī)定為前提。只有進行生產活動所排放的污染違反國家所規(guī)定的標準,一般才承擔責住;如果沒有超過控制標準,除有特別規(guī)定外,不承擔民事責任。其二,這種責任是非過錯責任,即只有損害存在,不論污染環(huán)境的本是否有過錯,都應承擔責任。
    環(huán)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依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具有以下免責事由:其一,不可抗力,如我國《環(huán)境保護法》關于"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的規(guī)定;其二,受害人過錯;其三,第三人過錯,如我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關于"完全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污染,損害海洋環(huán)境的,由第三者承擔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
    (5)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五條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guī)定,通常被稱為公共場所施工或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公共場所施工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損害產生的原因是施工人在公共場所施工時違反對他人安全的注意義務;其二,責任主體是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從事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作業(yè)的施工人。其三,對于該項責任的確定,采用過錯推定。如果施工人能證明他已設置了明顯標志并采取了安全措施,而這些標志足以使任何人以通常的注意即可避免損害發(fā)生,則不承擔民事責任。
    (6)建筑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睹穹ㄍ▌t》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
    的除外。"這一條規(guī)定的責任,簡稱建筑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建筑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特征有:
    ①這種責任是物件致?lián)p責任,而不是一般侵權行為的行為致?lián)p責任;
    ②這種責任的主體,是建筑物以及其他設施或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等致?lián)p物體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③這種責任的確立,適用過錯推定的方法。被告可以通過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免除責任。
    (7)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睹穹ㄍ▌t》第一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
    人損害民事責任的特征在于:首先,它是由于物件致人損害而引起的責任,而非行為責任;其次,它采無過錯責任。這是因為動物由于其屬性,盡管經過飼養(yǎng),也有可能造成他人損害,而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管理者是受益者,同時又最有可能了解其飼養(yǎng)管理的動物的習性并對之施加控制,所以規(guī)定無過錯責任對于受害方、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都比較公平合理。
    動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
    ①須為飼養(yǎng)的動物,指為人們管理,長期持續(xù)喂養(yǎng)的動物。山野里的野生動物,不是飼養(yǎng)的動物。
    ②必須是動物因其本能行為造成了損害。所謂本能行為,指動物自身動作而非受外人驅使、挑逗。
    ③必須沒有免責事由,由于受害
    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睹穹ㄍ▌t》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
    人承擔民事責任。監(jiān)護人盡了監(jiān)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
    被監(jiān)護
    人進行管教、約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監(jiān)護人盡了監(jiān)護職責或證明并未松懈監(jiān)護,但仍然不能避免損害的情況。因此法律規(guī)定,監(jiān)護人盡了監(jiān)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它還是一種補充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
    人損害承擔民事責任具有以下構成要件:
    ①必須是無民事行為能力
    人故意教唆、操縱、指使,則因此而造成的損害由教唆、操縱或者指使者直接承擔。
    ③必須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損害行為具有違法性。
    ④承擔責任者必須與加害
    的其他監(jiān)護
    療期間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傷害,這些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承擔賠償責任。
    思 考 題
    1.簡述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2.簡述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3.簡述民事權利的概念及本質。
    4.簡述民事權利的種類。
    5.簡述民事權利的公力救濟。
    6.簡述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7.簡述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8.簡述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9.簡述特殊侵權責任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