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奧地利議會大廈上懸掛了巨大的“紅絲帶”。當日,為期一周的第18屆世界艾滋病大會進入正式會議期,來自世界各地的兩萬多名相關(guān)機構(gòu)的專家、政府代表、醫(yī)務(wù)工作者和企業(yè)界人士等將通過多種形式就艾滋病的防治這一主題闡明自己的觀點。新華社記者劉鋼攝
在1981年艾滋病疫情首次出現(xiàn)后不久,人們就開始談?wù)撈鹑绾沃斡@種可怕的疾病。但近30年過去了,治愈艾滋病仍只是一句空話??茖W界雖然對艾滋病的起源、發(fā)病、傳播等科學機理逐漸有了深入了解,但多年來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一直未取得實質(zhì)性突破,幾項主要的疫苗臨床試驗先后受挫。目前即使是好的治療手段也沒能消滅艾滋病病毒?,F(xiàn)在,研究人員正在尋求全新的方式來徹底消滅這種致命感染。
1997年,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提出要在8年到10年內(nèi)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之后,美國曾掀起艾滋病疫苗研制熱潮,一度曾有幾十種疫苗進行臨床試驗,但效果均不理想。每日服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雖然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毒,并延緩艾滋病的發(fā)展速度,但每個艾滋病患者只要停止服藥,幾周內(nèi)就可在他們身上看到艾滋病病毒水平的暴漲,他們的免疫功能將被無情地摧毀。要徹底消除感染者身上的艾滋病病毒,或者使這種病毒變得對人體不再有害,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面對的棘手難題。
擺脫終身服藥是第一目標
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一項耗資高達1450萬美元的生物醫(yī)學實驗正在這里如火如荼地進行。不過就在幾年前,許多艾滋病研究人員還曾對此項實驗嗤之以鼻。到目前為止,在一些受感染的實驗小鼠中,艾滋病病毒似乎已經(jīng)正在離它們遠去,它們甚至已不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了。這或許可稱得上是達成了藥物尚未在人體上所完成的壯舉。
此項實驗之所以成本這么高,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員必須購買那些可繁殖成不具有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小鼠。艾滋病病毒通常不能在小鼠細胞中自我復制,這使得將普通小鼠作為疾病模型是毫無價值的。
由這些小鼠繁殖的幼鼠在兩歲大時將被植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干細胞,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nèi),這些細胞成熟并分化成可正常工作的免疫系統(tǒng)。然后,讓這些小鼠感染上可攻擊免疫細胞的艾滋病病毒。但在移植這些原始人體細胞前,研究人員引入了一種酶,這種酶可對艾滋病病毒發(fā)動攻擊所需蛋白的基因進行干擾。此項改變使一小部分成熟免疫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產(chǎn)生了高抗性,由于艾滋病病毒能殺死它感染的細胞,修改后的細胞就成了可長時間生存的細胞。于是,艾滋病病毒很快就會耗盡目標。如果這一策略能正常工作,這些病毒很快就能變得無害,小鼠自然也就能得到有效治愈。
到目前為止的小鼠實驗的結(jié)果是令人鼓舞的,項目首席研究員保拉·坎農(nóng)希望在此基礎(chǔ)上盡快開始人體試驗。
在艾滋病病毒研究界,“治愈”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愿輕易吐出口的詞語之一。多年來,各種曾經(jīng)被認為大有希望的方法均以失敗告終,留下的僅是轟動性的頭條新聞、破碎的希望和一群已被折磨得萎靡不振的科學家們。艾滋病病毒擅長于“躲貓貓”,它們或是來個“大變身”,或是低調(diào)地潛伏著。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病毒仍可存活幾十年,完全不受市場上現(xiàn)有各種藥物的影響。任何企圖將這種潛在病毒隱藏的風險“沖刷”掉的做法都是弊大于利,因為治療本身就可能是有毒的,還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感染。
但在過去幾年中,艾滋病研究人員已開始再次談?wù)撝斡脑妇傲?。對于像坎農(nóng)這樣的許多人來說,他們的目標是“功能性”治愈:即讓患者停止服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同時又不會使留在體內(nèi)的少量艾滋病病毒對他們造成傷害。另一些更具雄心的研究人員則想徹底根除病毒,他們將這些方法稱為“滅殺治愈法”,有關(guān)創(chuàng)建和維持潛伏病毒庫方面的更多研究成果給了他們極大的鼓舞。無論哪種方式,目標就是要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脫離終生服藥的苦海。
美國加州大學病毒學家道格拉斯·里奇曼擁有一名依靠藥物抑制艾滋病病毒長達17年的患者?,F(xiàn)年67歲的里奇曼說:“他們肯定會活得比我長。他們將不再死于艾滋病。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但我們必須面對的是,還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需要進行終身治療?!?BR> 無論是財政上還是醫(yī)學上,這些治療的成本正在上升。在富裕國家,一名艾滋病感染患者每年的藥品費用高達數(shù)千美元,貧窮國家的400萬患者則正在使用各種廉價的仿制藥品??茖W家估計,目前仍有超過550萬急切需要治療的患者得不到任何幫助。
更重要的是,帶著艾滋病病毒生活幾十年可是一個醫(yī)學上的難題。即便病毒水平較低,也會讓患者更容易罹患老化疾病,如心臟病、惡性腫瘤、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等。這些疾病中的一些本身就是藥物副作用所引發(fā)的。接受治療的患者一旦暫時停止用藥,或?qū)λ幬镄纬煽剐裕麄凅w內(nèi)就會發(fā)生破壞性的病毒激增。“每年都有500萬個新發(fā)感染病例,其中的300萬都會死去,”里奇曼說,“因此,我們要讓越來越多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活下來。”
坎農(nóng)的基因治療實驗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十幾個類似項目中的一個,這些項目為終結(jié)艾滋病患者對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的終身依賴點亮了曙光。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夢想,但它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只是堂吉訶德式的奇情異想。坎農(nóng)的實驗正在接近她所期望的現(xiàn)實,她確信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也將會與其遙相呼應。
“治愈”能否不再是“禁語”
在1996年,研究人員報告通過使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的新組合,艾滋病療法取得了顯著的突破:可將血液中的病毒數(shù)量抑制到標準測試方法所能檢測的水平之下,允許免疫系統(tǒng)恢復,并將瀕臨死亡的患者拉回到正常、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中。雖然通過更為靈敏的血液測試及對淋巴結(jié)和內(nèi)臟等隱匿部位進行分析,仍可在這些患者身上發(fā)現(xiàn)少量的病毒,但是,艾滋病治療領(lǐng)域取得的此項巨大進展,使研究人員第確信治愈艾滋病將變?yōu)檎嬲默F(xiàn)實。
1996年,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艾滋病會議上發(fā)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之后,他就成了媒體追逐的寵兒。何大一經(jīng)過數(shù)學計算后宣布,如果藥物能將病毒抑制到此種水平,那么多需要3年的時間,人們就能徹底根除艾滋病病毒。他的臨床研究團隊擁有測試此項理論的理想患者群體:8名剛剛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久就開始用雞尾酒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研究人員設(shè)想,如果一切順利,用不了幾年,這些患者就可停止治療,艾滋病病毒將從此遠離這些患者。
何大一成了那一年《時代》雜志選出的年度人物。不過,在獲得諸多贊譽的同時,許多研究人員也對其成果表示了強烈的懷疑。何大一說:“在胰腺癌、腦癌或是老年癡呆癥等每一個領(lǐng)域,人們都可以用上‘治愈’一詞,但對于艾滋病,‘治愈’則成了一大禁忌?!?BR> 1997年5月,何大一及其同事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他們的計算成果。他們強調(diào),驚喜往往潛伏在拐角處。他們寫道:“在過去的一年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治療雖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就此認為我們已接近于治愈艾滋病則是錯誤的想法?!薄安贿^,在療法和發(fā)病機制方面所取得的新進展,為進一步探尋根除艾滋病病毒的可行性提供了保證?!?BR> 事實證明,驚喜卻“潛伏”在同一期《自然》雜志的另一篇報告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的羅伯特·希利西亞努研究團隊報告說,他們經(jīng)由復雜的檢測方法,確定了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可隱身于此的細胞庫。何大一的計算中并沒有包括這些細胞。希利西亞努的測試顯示,無論患者血液中發(fā)現(xiàn)的病毒水平有多低,它們都可在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被檢出,而且它們天生就極其長壽。
艾滋病病毒會選擇性地感染和破壞CD4細胞。CD4細胞是一種被稱為T細胞的白血細胞,可協(xié)同免疫攻擊。這些細胞因位于其表面的CD4受體而得名,CD4受體是艾滋病病毒開始感染進程所需的兩個受體中的一個。一旦病毒成功地在CD4細胞上設(shè)置碼頭,它就可以卸載其RNA(核糖核酸),并轉(zhuǎn)變成病毒DNA(脫氧核糖核酸),病毒DNA可在細胞核內(nèi)將其自身編排入人類染色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病毒在一天之內(nèi)就能制作出數(shù)百萬的后代,它們?nèi)缟癖旖担蝗怀霈F(xiàn)在感染細胞周圍,或?qū)⑵渲苯酉麥纾蚴蛊湓馐苊庖呦到y(tǒng)的絞殺。但在某些CD4細胞中,病毒DNA會整合入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染色體中。
美國加州大學免疫學和病毒學學院研究人員埃里克·韋爾丹是專注于研究艾滋病病毒潛伏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的專家。他認為,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多少有點隨機,或許艾滋病病毒已感染了一個處于其生命周期“休眠”階段的CD4細胞,又或許病毒DNA滲透了可阻止其基因運行的一個染色體的一部分。韋爾丹表示,潛伏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艾滋病病毒一點也不在乎它是不是潛伏。不過,它一旦潛伏起來,就可有效地躲避免疫系統(tǒng)及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當一個休眠的CD4細胞在感染發(fā)生后被激活,麻煩就開始了。然后,潛伏的艾滋病病毒就能啟動新一輪的病毒復制。
1999年,希利西亞努報告說,正在進行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其血液中擁有無法檢測的病毒水平,仍會庇護在數(shù)百萬個潛伏感染細胞周圍。要經(jīng)過50多年的抑制治療,才能完全清除這些細胞庫,這是因為這些潛伏的感染細胞會慢慢地死亡,或是休眠的艾滋病病毒會從其自身掩藏處跑出來。事實上,在經(jīng)歷了平均3.2年的抑制治療后,何大一團隊正在研究的患者開始停止服用藥物,所有的病毒很快就卷土重來。每個正在嘗試此類實驗的研究團隊,后都得出了同樣令人沮喪的結(jié)果。到了200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需要新的系列攻克手段已是不爭的事實。希利西亞努說:“人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潛伏的感染細胞庫已成為消除艾滋病病毒的壁壘,而且它還極其穩(wěn)定,在沒有特殊干預的情況下,永遠也不會明顯衰減?!?BR> 一些科學家認為,艾滋病病毒的死灰復燃,是因為藥物只是簡單地阻止所有已激活病毒進行復制,即使是在那些感染水平無法以標準測試方法檢出的患者身上亦是如此。而一毫升的血液中只要存在50個病毒副本,標準測試方法就能檢出??茖W家推測,一個低值的病毒復制水平就足以將潛伏感染細胞庫以快于被消滅的速度重新注滿。因此,在某些研究中,這些人會接受額外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科學家將其稱為強化策略。
何大一等人仍然相信,利用目前的藥物也許就可以完全抑制艾滋病病毒。但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一個學術(shù)問題,因為還沒有任何方法能以有意義的方式減少這種潛伏性感染。希利西亞努認為,人們不應再對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寄予厚望。他說,“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理論極限”。
柏林病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
2006年春,德國柏林夏里特醫(yī)科大學的腫瘤學家吉羅·胡特遇見了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這名患者已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藥物4年,他的血液里檢不出病毒,免疫系統(tǒng)也相當?shù)耐旰?。但是,他有另一個不相干的問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這是一種正在威脅其生命的血液癌癥。胡特對這名患者進行了好幾輪的化療,但7個月后,白血病又復發(fā)了。下一個選項是干細胞移植,但移植工作要先于會殺死其免疫細胞的藥物療程,這個危險的過程稱為消融。雖然移植的干細胞將來自免疫匹配供體,但患者本身的一些免疫細胞可能還保持著活力,因此排異反應仍然是一個風險。醫(yī)生必須用其他危險的藥物盡量減少排異反應。在患有該名男子同樣疾病的患者中,有1/3的人過不了消融這一關(guān)。
雖然胡特不是艾滋病專家,但他知道,在約百分之一的歐洲血統(tǒng)的人身上可發(fā)現(xiàn)一個基因變異,這個變異會使他們的CD4細胞對艾滋病病毒具有高抗性。此一突變會削弱第二受體CCR5,病毒會利用CCR5與CD4一起建立一個感染。胡特爾告訴他的患者,如果醫(yī)生能找到一個具有這種CCR5變異的干細胞捐贈者,那么在理論上,即便不使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患者的身體也能控制剩余的艾滋病病毒。“我告訴他,我們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但也許我們會得到一個擺脫艾滋病的機會,”胡特回憶道,“他說,‘我不關(guān)心這個,我沒有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方面的問題。’他害怕的是他的白血病。”
2007年2月,這名患者改變了主意,胡特和他的同事對患者實施了帶有變異CCR5的干細胞移植手術(shù)。該名男子接著停用了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他的艾滋病病毒水平依然檢測不到,但大約兩個月后,醫(yī)生卻再也找不到潛伏感染細胞的蹤跡。一年后,患者的白血病復發(fā),他接受了全身輻射消融,然后又進行了第二次干細胞移植。到今天為止,這名患者仍然很健康,胡特和他的同事沒有檢出他的艾滋病病毒水平?;颊叩臉颖旧踔帘话l(fā)送到希利西亞努的實驗室和美國一些擁有靈敏分析設(shè)備的地方,檢測結(jié)果和胡特的無異。
這個結(jié)果自然是誘人的,但其對大多數(shù)感染者意味著什么依然是不確定的。希利西亞努提醒說,可能是破壞其免疫細胞治好了他的病。雖然CCR5突變在常見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中興風作浪,但有些菌株可使用不同的聯(lián)合受體,如果它們以隱蔽的形式潛伏在那位柏林患者的體內(nèi),它們有一天就可能重新浮現(xiàn)。雖然胡特說,在宣布其患者真正治愈前,他希望看到患者能在幾年時間里保持無艾滋病病毒,但人們普遍認為,這名患者至少也算是功能性治愈了?!鞍亓植∪苏痼@了整個領(lǐng)域,因為人們沒有想到它會工作得那么好,”韋爾丹說,“這種方法顯然不能在全部艾滋病病毒人群中復制,成本加上風險之高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它確實表明,你可以在沒有其他副作用的情況下實現(xiàn)功能性治愈?!?BR> 保拉·卡農(nóng)打賭說,帶有CCR5基因突變的免疫細胞的確已治愈了那位柏林患者。如果能利用基因療法將CCR5基因從患者自身的干細胞中敲除,那么在找尋帶有變異基因的匹配供體及移植后與免疫排斥斗爭過程中所涉及的棘手問題就將迎刃而解。事實上,雖然在柏林患者進行移植手術(shù)前,坎農(nóng)就對此一治療策略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但她表示柏林患者的成功案例還是為其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勇氣。她說:“我一直以為CCR5是一個明顯的目標,而柏林患者身上發(fā)生的整個事情讓每個人達成了共識?!比ツ?0月,加州再生醫(yī)學研究院給她的研究課題授予了超過1450萬美元的獎勵。
美國桑加莫生物技術(shù)公司設(shè)計出了鋅指核酸酶,這種酶可專門針對CCR5基因,破壞其功能。賓夕法尼亞大學基因治療專家卡爾·瓊恩會同桑加莫生物技術(shù)公司,正在開展一項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采集CD4細胞的人體研究,CD4細胞會被感染上一種攜帶鋅指核酸的腺病毒,然后再重新輸回到病人體內(nèi)。不過,坎農(nóng)的工作將更進一步,通過將目標鎖定在干細胞中可引起CD4增長的CCR5基因,坎農(nóng)認為她擁有了一個終實現(xiàn)有效和持久治愈艾滋病的機會。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坎農(nóng)的實驗室將一組移植入了人體干細胞的小鼠作為對照組。第二組小鼠則接受了經(jīng)鋅指核酸酶修飾的人體干細胞。接著,研究人員使小鼠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大量小鼠實驗表明,艾滋病病毒初在所有的動物身上都是一樣的,但幾個星期過后,接受治療的小鼠的病毒水平發(fā)生了急劇下降。
鋅指核酸成功壓制了僅5%左右的小鼠免疫細胞內(nèi)的CCR5基因,但艾滋病病毒選擇性地殺死了CCR5受體完好無損的細胞??厕r(nóng)據(jù)此認為,帶有受損CCR5受體的細胞比例在數(shù)周內(nèi)將一直增加,直到病毒不再擴散為止:即使?jié)摲腥炯毎_始大量炮制艾滋病病毒,它已無處可去。因此,接受治療的小鼠仍會受到感染,但在這樣低的病毒水平上,它們將不再遭受疾病帶來的痛苦。“‘治療’并不意味著你必須徹底清除病毒,”坎農(nóng)說,“你只需消除病毒帶來的后果。清除感染者體內(nèi)的每一個病毒細胞可是一項艱難的任務(wù)?!?BR> 根除病毒是場攻堅戰(zhàn)
但也有艾滋病研究人員至今認為這是一項值得追求的艱巨任務(wù)。對他們來說,坎農(nóng)和其他研究人員正在推進的功能性治愈自有其道理,但還是沒有終解決問題。畢竟,一個不需要CCR5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也許會隱藏在體內(nèi),或者也有可能發(fā)生的是,潛伏病毒會跳出來,以一種同樣不需要CCR5的方式進行變異。當然,歷史不會站在想要徹底消滅這種病毒的那一邊。“看到那么多人正在更加竭力地尋找徹底根除病毒的方法,總會令人感到莫名的振奮,”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臨床醫(yī)生大衛(wèi)·馬戈利斯說,“但它要很多人花上很長的時間,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工作才能真正取得進展。誰知道下一個真正的進步將從何而來?”馬戈利斯已在人體上完成了首個以設(shè)法清除患者體內(nèi)潛伏艾滋病病毒庫為目標的藥物的部分研究工作。
如果目前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療法確實能完全阻止艾滋病病毒復制,那么徹底消滅病毒的剩余步驟將是找出潛伏病毒庫的位置,并將病毒沖刷出去,使其進入血液,這樣藥物就可以發(fā)揮作用。研究人員知道,潛伏病毒隱藏的地點之一就在休眠CD4細胞內(nèi),但希利西亞努所做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此處并不是的病毒潛伏點。密歇根大學科學家近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尚未激活的艾滋病病毒可以潛伏在骨髓干細胞中,以及大腦、腸道、淋巴結(jié)等處。對這些組織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查的難度要遠大于血樣分析,因此要確定一種療法多么有效地清理了病毒并不容易。
無論艾滋病病毒潛伏在哪里,這種病毒必須在藥物瞄準它之前被喚醒。上世紀90年代末,何大一和其他幾個研究小組就進行過近乎“粗野”的嘗試。他們探討了激活休眠CD4細胞并使之自我復制的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庇護著艾滋病病毒的潛伏細胞會轉(zhuǎn)錄其病毒DNA,然后死去。何大一團體利用單克隆抗體作為觸發(fā)器對一名患者進行了治療?!八〉孟喈攪乐?,我們只好停止了治療,”何大一回憶說,“這太嚇人了?!倍愃频牧韲L試幾乎要了一名患者的命。在默克研究實驗室從事艾滋病病毒藥物發(fā)現(xiàn)工作的達利亞·哈祖達說:“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一直被視作具有太高風險的思路?!?BR> 但是,喚醒潛伏感染細胞的更安全方法現(xiàn)在已是觸手可及。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從事艾滋病病毒基因表達研究的喬納森·卡恩說:“過去10年間,人們在艾滋病病毒轉(zhuǎn)錄調(diào)控機制上已有了大量的新見解,這間接影響了人們對潛伏病毒以及如何使這些病毒靜默和重新激活的理解。”
哈祖達現(xiàn)正聯(lián)合卡恩、馬戈利斯、里奇曼等其他學術(shù)研究人員,尋求能沖刷潛伏病毒庫的新藥物,她希望不久之后會有更多的公司加入他們的隊伍。在艾滋病研究中,測試方法近年來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強大的新型藥物篩選試驗方法也已經(jīng)引入,研究人員還用上了新的猴子和小鼠模型?;蚪M學和系統(tǒng)生物學的新技術(shù)揭示出的生物標記,也許會讓研究人員估量出候選藥物是否會對潛伏性病毒的轉(zhuǎn)錄產(chǎn)生影響。
即使是曾對根除病毒抱持懷疑態(tài)度的希利西亞努,他的實驗室現(xiàn)在也在努力尋找“反潛”藥物?!拔业母淖冊从谠谠嚬苤邪l(fā)現(xiàn)會扭轉(zhuǎn)潛伏狀態(tài)的化合物其實是多么的容易。”他說。
基因療法或是“星星之火”
在人類無法徹底治愈的疾病單子上,除了艾滋病,還有脊髓灰質(zhì)炎、乙型肝炎、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等一長串名字。雖然免疫系統(tǒng)和藥物終能戰(zhàn)勝許多病毒,但這些病毒在造成損害之前是出了名地難以阻擋,特別是這些病毒能將自己整合入染色體并休眠長達數(shù)年的時間。因此,毫不奇怪的是,還有許多專家會認為“治愈”一詞根本靠不住。如果說確實會出現(xiàn)一些進展,這種進展也可能是時斷時續(xù)的,尤其是考慮到在實驗室和人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經(jīng)常不相一致。但是,柏林移植取得的驚人成功說明了治愈并非完全不可能,現(xiàn)有好藥物的局限性也表明了,這樣的治療是必要的。
如果保拉·坎農(nóng)和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yī)學中心的合作者能收到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放行的綠燈,他們計劃在少數(shù)像柏林病人(需要消融和骨髓移植以進行B-細胞淋巴癌治療)這樣的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開始測試他們的基因治療法。受試者自身的干細胞將用可破壞CCR5受體基因的鋅指核酸酶進行修飾。即將開展的治療將是極其保守的,患者的干細胞將分4次采集,作為一項保險政策,研究人員將保留第一批,也是好的一批做備用,以防經(jīng)基因工程處理的細胞發(fā)生任何不測事件??厕r(nóng)還計劃將鋅指核酸酶置入腺病毒,以模仿一項在卡爾·瓊恩的研究中已得到認可的技術(shù)。
坎農(nóng)相信,即使在剛開始時這些治療思路產(chǎn)生的功效并不特別大,但人體研究終將證明這些思路的是非曲直。她說:“我們現(xiàn)在碰到的小小難題是,要盡力使鋅指核酸酶與干細胞一起工作,又不產(chǎn)生任何損害?!比绻难芯啃〗M能破拆這扇門,她預測其他研究人員將蜂擁而入,沖進來幫助他們找到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宜的治療方法,使世界各地各年齡段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實現(xiàn)功能性治愈?!皼]有什么能像成功那樣激勵艾滋病研究團體,”她說,“如果我們能產(chǎn)生意味著人們不必再服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的‘一步療法’,這種療法就一定會像野火一樣燎原開來?!?BR>
在1981年艾滋病疫情首次出現(xiàn)后不久,人們就開始談?wù)撈鹑绾沃斡@種可怕的疾病。但近30年過去了,治愈艾滋病仍只是一句空話??茖W界雖然對艾滋病的起源、發(fā)病、傳播等科學機理逐漸有了深入了解,但多年來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一直未取得實質(zhì)性突破,幾項主要的疫苗臨床試驗先后受挫。目前即使是好的治療手段也沒能消滅艾滋病病毒?,F(xiàn)在,研究人員正在尋求全新的方式來徹底消滅這種致命感染。
1997年,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提出要在8年到10年內(nèi)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之后,美國曾掀起艾滋病疫苗研制熱潮,一度曾有幾十種疫苗進行臨床試驗,但效果均不理想。每日服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雖然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毒,并延緩艾滋病的發(fā)展速度,但每個艾滋病患者只要停止服藥,幾周內(nèi)就可在他們身上看到艾滋病病毒水平的暴漲,他們的免疫功能將被無情地摧毀。要徹底消除感染者身上的艾滋病病毒,或者使這種病毒變得對人體不再有害,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面對的棘手難題。
擺脫終身服藥是第一目標
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一項耗資高達1450萬美元的生物醫(yī)學實驗正在這里如火如荼地進行。不過就在幾年前,許多艾滋病研究人員還曾對此項實驗嗤之以鼻。到目前為止,在一些受感染的實驗小鼠中,艾滋病病毒似乎已經(jīng)正在離它們遠去,它們甚至已不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了。這或許可稱得上是達成了藥物尚未在人體上所完成的壯舉。
此項實驗之所以成本這么高,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員必須購買那些可繁殖成不具有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小鼠。艾滋病病毒通常不能在小鼠細胞中自我復制,這使得將普通小鼠作為疾病模型是毫無價值的。
由這些小鼠繁殖的幼鼠在兩歲大時將被植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干細胞,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nèi),這些細胞成熟并分化成可正常工作的免疫系統(tǒng)。然后,讓這些小鼠感染上可攻擊免疫細胞的艾滋病病毒。但在移植這些原始人體細胞前,研究人員引入了一種酶,這種酶可對艾滋病病毒發(fā)動攻擊所需蛋白的基因進行干擾。此項改變使一小部分成熟免疫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產(chǎn)生了高抗性,由于艾滋病病毒能殺死它感染的細胞,修改后的細胞就成了可長時間生存的細胞。于是,艾滋病病毒很快就會耗盡目標。如果這一策略能正常工作,這些病毒很快就能變得無害,小鼠自然也就能得到有效治愈。
到目前為止的小鼠實驗的結(jié)果是令人鼓舞的,項目首席研究員保拉·坎農(nóng)希望在此基礎(chǔ)上盡快開始人體試驗。
在艾滋病病毒研究界,“治愈”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愿輕易吐出口的詞語之一。多年來,各種曾經(jīng)被認為大有希望的方法均以失敗告終,留下的僅是轟動性的頭條新聞、破碎的希望和一群已被折磨得萎靡不振的科學家們。艾滋病病毒擅長于“躲貓貓”,它們或是來個“大變身”,或是低調(diào)地潛伏著。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病毒仍可存活幾十年,完全不受市場上現(xiàn)有各種藥物的影響。任何企圖將這種潛在病毒隱藏的風險“沖刷”掉的做法都是弊大于利,因為治療本身就可能是有毒的,還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感染。
但在過去幾年中,艾滋病研究人員已開始再次談?wù)撝斡脑妇傲?。對于像坎農(nóng)這樣的許多人來說,他們的目標是“功能性”治愈:即讓患者停止服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同時又不會使留在體內(nèi)的少量艾滋病病毒對他們造成傷害。另一些更具雄心的研究人員則想徹底根除病毒,他們將這些方法稱為“滅殺治愈法”,有關(guān)創(chuàng)建和維持潛伏病毒庫方面的更多研究成果給了他們極大的鼓舞。無論哪種方式,目標就是要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脫離終生服藥的苦海。
美國加州大學病毒學家道格拉斯·里奇曼擁有一名依靠藥物抑制艾滋病病毒長達17年的患者?,F(xiàn)年67歲的里奇曼說:“他們肯定會活得比我長。他們將不再死于艾滋病。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但我們必須面對的是,還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需要進行終身治療?!?BR> 無論是財政上還是醫(yī)學上,這些治療的成本正在上升。在富裕國家,一名艾滋病感染患者每年的藥品費用高達數(shù)千美元,貧窮國家的400萬患者則正在使用各種廉價的仿制藥品??茖W家估計,目前仍有超過550萬急切需要治療的患者得不到任何幫助。
更重要的是,帶著艾滋病病毒生活幾十年可是一個醫(yī)學上的難題。即便病毒水平較低,也會讓患者更容易罹患老化疾病,如心臟病、惡性腫瘤、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等。這些疾病中的一些本身就是藥物副作用所引發(fā)的。接受治療的患者一旦暫時停止用藥,或?qū)λ幬镄纬煽剐裕麄凅w內(nèi)就會發(fā)生破壞性的病毒激增。“每年都有500萬個新發(fā)感染病例,其中的300萬都會死去,”里奇曼說,“因此,我們要讓越來越多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活下來。”
坎農(nóng)的基因治療實驗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十幾個類似項目中的一個,這些項目為終結(jié)艾滋病患者對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的終身依賴點亮了曙光。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夢想,但它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只是堂吉訶德式的奇情異想。坎農(nóng)的實驗正在接近她所期望的現(xiàn)實,她確信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也將會與其遙相呼應。
“治愈”能否不再是“禁語”
在1996年,研究人員報告通過使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的新組合,艾滋病療法取得了顯著的突破:可將血液中的病毒數(shù)量抑制到標準測試方法所能檢測的水平之下,允許免疫系統(tǒng)恢復,并將瀕臨死亡的患者拉回到正常、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中。雖然通過更為靈敏的血液測試及對淋巴結(jié)和內(nèi)臟等隱匿部位進行分析,仍可在這些患者身上發(fā)現(xiàn)少量的病毒,但是,艾滋病治療領(lǐng)域取得的此項巨大進展,使研究人員第確信治愈艾滋病將變?yōu)檎嬲默F(xiàn)實。
1996年,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艾滋病會議上發(fā)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之后,他就成了媒體追逐的寵兒。何大一經(jīng)過數(shù)學計算后宣布,如果藥物能將病毒抑制到此種水平,那么多需要3年的時間,人們就能徹底根除艾滋病病毒。他的臨床研究團隊擁有測試此項理論的理想患者群體:8名剛剛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久就開始用雞尾酒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研究人員設(shè)想,如果一切順利,用不了幾年,這些患者就可停止治療,艾滋病病毒將從此遠離這些患者。
何大一成了那一年《時代》雜志選出的年度人物。不過,在獲得諸多贊譽的同時,許多研究人員也對其成果表示了強烈的懷疑。何大一說:“在胰腺癌、腦癌或是老年癡呆癥等每一個領(lǐng)域,人們都可以用上‘治愈’一詞,但對于艾滋病,‘治愈’則成了一大禁忌?!?BR> 1997年5月,何大一及其同事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他們的計算成果。他們強調(diào),驚喜往往潛伏在拐角處。他們寫道:“在過去的一年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治療雖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就此認為我們已接近于治愈艾滋病則是錯誤的想法?!薄安贿^,在療法和發(fā)病機制方面所取得的新進展,為進一步探尋根除艾滋病病毒的可行性提供了保證?!?BR> 事實證明,驚喜卻“潛伏”在同一期《自然》雜志的另一篇報告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的羅伯特·希利西亞努研究團隊報告說,他們經(jīng)由復雜的檢測方法,確定了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可隱身于此的細胞庫。何大一的計算中并沒有包括這些細胞。希利西亞努的測試顯示,無論患者血液中發(fā)現(xiàn)的病毒水平有多低,它們都可在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被檢出,而且它們天生就極其長壽。
艾滋病病毒會選擇性地感染和破壞CD4細胞。CD4細胞是一種被稱為T細胞的白血細胞,可協(xié)同免疫攻擊。這些細胞因位于其表面的CD4受體而得名,CD4受體是艾滋病病毒開始感染進程所需的兩個受體中的一個。一旦病毒成功地在CD4細胞上設(shè)置碼頭,它就可以卸載其RNA(核糖核酸),并轉(zhuǎn)變成病毒DNA(脫氧核糖核酸),病毒DNA可在細胞核內(nèi)將其自身編排入人類染色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病毒在一天之內(nèi)就能制作出數(shù)百萬的后代,它們?nèi)缟癖旖担蝗怀霈F(xiàn)在感染細胞周圍,或?qū)⑵渲苯酉麥纾蚴蛊湓馐苊庖呦到y(tǒng)的絞殺。但在某些CD4細胞中,病毒DNA會整合入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染色體中。
美國加州大學免疫學和病毒學學院研究人員埃里克·韋爾丹是專注于研究艾滋病病毒潛伏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的專家。他認為,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多少有點隨機,或許艾滋病病毒已感染了一個處于其生命周期“休眠”階段的CD4細胞,又或許病毒DNA滲透了可阻止其基因運行的一個染色體的一部分。韋爾丹表示,潛伏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艾滋病病毒一點也不在乎它是不是潛伏。不過,它一旦潛伏起來,就可有效地躲避免疫系統(tǒng)及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當一個休眠的CD4細胞在感染發(fā)生后被激活,麻煩就開始了。然后,潛伏的艾滋病病毒就能啟動新一輪的病毒復制。
1999年,希利西亞努報告說,正在進行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其血液中擁有無法檢測的病毒水平,仍會庇護在數(shù)百萬個潛伏感染細胞周圍。要經(jīng)過50多年的抑制治療,才能完全清除這些細胞庫,這是因為這些潛伏的感染細胞會慢慢地死亡,或是休眠的艾滋病病毒會從其自身掩藏處跑出來。事實上,在經(jīng)歷了平均3.2年的抑制治療后,何大一團隊正在研究的患者開始停止服用藥物,所有的病毒很快就卷土重來。每個正在嘗試此類實驗的研究團隊,后都得出了同樣令人沮喪的結(jié)果。到了200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需要新的系列攻克手段已是不爭的事實。希利西亞努說:“人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潛伏的感染細胞庫已成為消除艾滋病病毒的壁壘,而且它還極其穩(wěn)定,在沒有特殊干預的情況下,永遠也不會明顯衰減?!?BR> 一些科學家認為,艾滋病病毒的死灰復燃,是因為藥物只是簡單地阻止所有已激活病毒進行復制,即使是在那些感染水平無法以標準測試方法檢出的患者身上亦是如此。而一毫升的血液中只要存在50個病毒副本,標準測試方法就能檢出??茖W家推測,一個低值的病毒復制水平就足以將潛伏感染細胞庫以快于被消滅的速度重新注滿。因此,在某些研究中,這些人會接受額外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科學家將其稱為強化策略。
何大一等人仍然相信,利用目前的藥物也許就可以完全抑制艾滋病病毒。但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一個學術(shù)問題,因為還沒有任何方法能以有意義的方式減少這種潛伏性感染。希利西亞努認為,人們不應再對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寄予厚望。他說,“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理論極限”。
柏林病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
2006年春,德國柏林夏里特醫(yī)科大學的腫瘤學家吉羅·胡特遇見了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這名患者已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藥物4年,他的血液里檢不出病毒,免疫系統(tǒng)也相當?shù)耐旰?。但是,他有另一個不相干的問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這是一種正在威脅其生命的血液癌癥。胡特對這名患者進行了好幾輪的化療,但7個月后,白血病又復發(fā)了。下一個選項是干細胞移植,但移植工作要先于會殺死其免疫細胞的藥物療程,這個危險的過程稱為消融。雖然移植的干細胞將來自免疫匹配供體,但患者本身的一些免疫細胞可能還保持著活力,因此排異反應仍然是一個風險。醫(yī)生必須用其他危險的藥物盡量減少排異反應。在患有該名男子同樣疾病的患者中,有1/3的人過不了消融這一關(guān)。
雖然胡特不是艾滋病專家,但他知道,在約百分之一的歐洲血統(tǒng)的人身上可發(fā)現(xiàn)一個基因變異,這個變異會使他們的CD4細胞對艾滋病病毒具有高抗性。此一突變會削弱第二受體CCR5,病毒會利用CCR5與CD4一起建立一個感染。胡特爾告訴他的患者,如果醫(yī)生能找到一個具有這種CCR5變異的干細胞捐贈者,那么在理論上,即便不使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患者的身體也能控制剩余的艾滋病病毒。“我告訴他,我們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但也許我們會得到一個擺脫艾滋病的機會,”胡特回憶道,“他說,‘我不關(guān)心這個,我沒有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方面的問題。’他害怕的是他的白血病。”
2007年2月,這名患者改變了主意,胡特和他的同事對患者實施了帶有變異CCR5的干細胞移植手術(shù)。該名男子接著停用了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他的艾滋病病毒水平依然檢測不到,但大約兩個月后,醫(yī)生卻再也找不到潛伏感染細胞的蹤跡。一年后,患者的白血病復發(fā),他接受了全身輻射消融,然后又進行了第二次干細胞移植。到今天為止,這名患者仍然很健康,胡特和他的同事沒有檢出他的艾滋病病毒水平?;颊叩臉颖旧踔帘话l(fā)送到希利西亞努的實驗室和美國一些擁有靈敏分析設(shè)備的地方,檢測結(jié)果和胡特的無異。
這個結(jié)果自然是誘人的,但其對大多數(shù)感染者意味著什么依然是不確定的。希利西亞努提醒說,可能是破壞其免疫細胞治好了他的病。雖然CCR5突變在常見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中興風作浪,但有些菌株可使用不同的聯(lián)合受體,如果它們以隱蔽的形式潛伏在那位柏林患者的體內(nèi),它們有一天就可能重新浮現(xiàn)。雖然胡特說,在宣布其患者真正治愈前,他希望看到患者能在幾年時間里保持無艾滋病病毒,但人們普遍認為,這名患者至少也算是功能性治愈了?!鞍亓植∪苏痼@了整個領(lǐng)域,因為人們沒有想到它會工作得那么好,”韋爾丹說,“這種方法顯然不能在全部艾滋病病毒人群中復制,成本加上風險之高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它確實表明,你可以在沒有其他副作用的情況下實現(xiàn)功能性治愈?!?BR> 保拉·卡農(nóng)打賭說,帶有CCR5基因突變的免疫細胞的確已治愈了那位柏林患者。如果能利用基因療法將CCR5基因從患者自身的干細胞中敲除,那么在找尋帶有變異基因的匹配供體及移植后與免疫排斥斗爭過程中所涉及的棘手問題就將迎刃而解。事實上,雖然在柏林患者進行移植手術(shù)前,坎農(nóng)就對此一治療策略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但她表示柏林患者的成功案例還是為其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勇氣。她說:“我一直以為CCR5是一個明顯的目標,而柏林患者身上發(fā)生的整個事情讓每個人達成了共識?!比ツ?0月,加州再生醫(yī)學研究院給她的研究課題授予了超過1450萬美元的獎勵。
美國桑加莫生物技術(shù)公司設(shè)計出了鋅指核酸酶,這種酶可專門針對CCR5基因,破壞其功能。賓夕法尼亞大學基因治療專家卡爾·瓊恩會同桑加莫生物技術(shù)公司,正在開展一項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采集CD4細胞的人體研究,CD4細胞會被感染上一種攜帶鋅指核酸的腺病毒,然后再重新輸回到病人體內(nèi)。不過,坎農(nóng)的工作將更進一步,通過將目標鎖定在干細胞中可引起CD4增長的CCR5基因,坎農(nóng)認為她擁有了一個終實現(xiàn)有效和持久治愈艾滋病的機會。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坎農(nóng)的實驗室將一組移植入了人體干細胞的小鼠作為對照組。第二組小鼠則接受了經(jīng)鋅指核酸酶修飾的人體干細胞。接著,研究人員使小鼠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大量小鼠實驗表明,艾滋病病毒初在所有的動物身上都是一樣的,但幾個星期過后,接受治療的小鼠的病毒水平發(fā)生了急劇下降。
鋅指核酸成功壓制了僅5%左右的小鼠免疫細胞內(nèi)的CCR5基因,但艾滋病病毒選擇性地殺死了CCR5受體完好無損的細胞??厕r(nóng)據(jù)此認為,帶有受損CCR5受體的細胞比例在數(shù)周內(nèi)將一直增加,直到病毒不再擴散為止:即使?jié)摲腥炯毎_始大量炮制艾滋病病毒,它已無處可去。因此,接受治療的小鼠仍會受到感染,但在這樣低的病毒水平上,它們將不再遭受疾病帶來的痛苦。“‘治療’并不意味著你必須徹底清除病毒,”坎農(nóng)說,“你只需消除病毒帶來的后果。清除感染者體內(nèi)的每一個病毒細胞可是一項艱難的任務(wù)?!?BR> 根除病毒是場攻堅戰(zhàn)
但也有艾滋病研究人員至今認為這是一項值得追求的艱巨任務(wù)。對他們來說,坎農(nóng)和其他研究人員正在推進的功能性治愈自有其道理,但還是沒有終解決問題。畢竟,一個不需要CCR5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也許會隱藏在體內(nèi),或者也有可能發(fā)生的是,潛伏病毒會跳出來,以一種同樣不需要CCR5的方式進行變異。當然,歷史不會站在想要徹底消滅這種病毒的那一邊。“看到那么多人正在更加竭力地尋找徹底根除病毒的方法,總會令人感到莫名的振奮,”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臨床醫(yī)生大衛(wèi)·馬戈利斯說,“但它要很多人花上很長的時間,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工作才能真正取得進展。誰知道下一個真正的進步將從何而來?”馬戈利斯已在人體上完成了首個以設(shè)法清除患者體內(nèi)潛伏艾滋病病毒庫為目標的藥物的部分研究工作。
如果目前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療法確實能完全阻止艾滋病病毒復制,那么徹底消滅病毒的剩余步驟將是找出潛伏病毒庫的位置,并將病毒沖刷出去,使其進入血液,這樣藥物就可以發(fā)揮作用。研究人員知道,潛伏病毒隱藏的地點之一就在休眠CD4細胞內(nèi),但希利西亞努所做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此處并不是的病毒潛伏點。密歇根大學科學家近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尚未激活的艾滋病病毒可以潛伏在骨髓干細胞中,以及大腦、腸道、淋巴結(jié)等處。對這些組織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查的難度要遠大于血樣分析,因此要確定一種療法多么有效地清理了病毒并不容易。
無論艾滋病病毒潛伏在哪里,這種病毒必須在藥物瞄準它之前被喚醒。上世紀90年代末,何大一和其他幾個研究小組就進行過近乎“粗野”的嘗試。他們探討了激活休眠CD4細胞并使之自我復制的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庇護著艾滋病病毒的潛伏細胞會轉(zhuǎn)錄其病毒DNA,然后死去。何大一團體利用單克隆抗體作為觸發(fā)器對一名患者進行了治療?!八〉孟喈攪乐?,我們只好停止了治療,”何大一回憶說,“這太嚇人了?!倍愃频牧韲L試幾乎要了一名患者的命。在默克研究實驗室從事艾滋病病毒藥物發(fā)現(xiàn)工作的達利亞·哈祖達說:“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一直被視作具有太高風險的思路?!?BR> 但是,喚醒潛伏感染細胞的更安全方法現(xiàn)在已是觸手可及。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從事艾滋病病毒基因表達研究的喬納森·卡恩說:“過去10年間,人們在艾滋病病毒轉(zhuǎn)錄調(diào)控機制上已有了大量的新見解,這間接影響了人們對潛伏病毒以及如何使這些病毒靜默和重新激活的理解。”
哈祖達現(xiàn)正聯(lián)合卡恩、馬戈利斯、里奇曼等其他學術(shù)研究人員,尋求能沖刷潛伏病毒庫的新藥物,她希望不久之后會有更多的公司加入他們的隊伍。在艾滋病研究中,測試方法近年來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強大的新型藥物篩選試驗方法也已經(jīng)引入,研究人員還用上了新的猴子和小鼠模型?;蚪M學和系統(tǒng)生物學的新技術(shù)揭示出的生物標記,也許會讓研究人員估量出候選藥物是否會對潛伏性病毒的轉(zhuǎn)錄產(chǎn)生影響。
即使是曾對根除病毒抱持懷疑態(tài)度的希利西亞努,他的實驗室現(xiàn)在也在努力尋找“反潛”藥物?!拔业母淖冊从谠谠嚬苤邪l(fā)現(xiàn)會扭轉(zhuǎn)潛伏狀態(tài)的化合物其實是多么的容易。”他說。
基因療法或是“星星之火”
在人類無法徹底治愈的疾病單子上,除了艾滋病,還有脊髓灰質(zhì)炎、乙型肝炎、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等一長串名字。雖然免疫系統(tǒng)和藥物終能戰(zhàn)勝許多病毒,但這些病毒在造成損害之前是出了名地難以阻擋,特別是這些病毒能將自己整合入染色體并休眠長達數(shù)年的時間。因此,毫不奇怪的是,還有許多專家會認為“治愈”一詞根本靠不住。如果說確實會出現(xiàn)一些進展,這種進展也可能是時斷時續(xù)的,尤其是考慮到在實驗室和人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經(jīng)常不相一致。但是,柏林移植取得的驚人成功說明了治愈并非完全不可能,現(xiàn)有好藥物的局限性也表明了,這樣的治療是必要的。
如果保拉·坎農(nóng)和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yī)學中心的合作者能收到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放行的綠燈,他們計劃在少數(shù)像柏林病人(需要消融和骨髓移植以進行B-細胞淋巴癌治療)這樣的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開始測試他們的基因治療法。受試者自身的干細胞將用可破壞CCR5受體基因的鋅指核酸酶進行修飾。即將開展的治療將是極其保守的,患者的干細胞將分4次采集,作為一項保險政策,研究人員將保留第一批,也是好的一批做備用,以防經(jīng)基因工程處理的細胞發(fā)生任何不測事件??厕r(nóng)還計劃將鋅指核酸酶置入腺病毒,以模仿一項在卡爾·瓊恩的研究中已得到認可的技術(shù)。
坎農(nóng)相信,即使在剛開始時這些治療思路產(chǎn)生的功效并不特別大,但人體研究終將證明這些思路的是非曲直。她說:“我們現(xiàn)在碰到的小小難題是,要盡力使鋅指核酸酶與干細胞一起工作,又不產(chǎn)生任何損害?!比绻难芯啃〗M能破拆這扇門,她預測其他研究人員將蜂擁而入,沖進來幫助他們找到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宜的治療方法,使世界各地各年齡段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實現(xiàn)功能性治愈?!皼]有什么能像成功那樣激勵艾滋病研究團體,”她說,“如果我們能產(chǎn)生意味著人們不必再服用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的‘一步療法’,這種療法就一定會像野火一樣燎原開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