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E工作有一個緊后工作C。G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為第14天,持續(xù)時間為3天,總時差為2天。E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為第6天,持續(xù)時間為1天,則E工作的自由時差為( )天。
A.1
B.2
C.3
D.4
2.關于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下述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自終點至起點不出現(xiàn)波形線的線路是關鍵線路
B.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中表示虛工作的箭線有可能出現(xiàn)波形線
C.每條箭線的末端(箭頭)所對應的時標就是該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
D.每條實箭線的箭尾所對應的時標就是該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
3.為縮短總工期,應該采取措施縮短雙代號網絡計劃中( )。
A.總時差的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B.自由時差為零的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C.某關鍵線路上的關鍵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D.所有關鍵線路的持續(xù)時間
4.雙代號網絡計劃的網絡圖中,虛箭線的作用是( )。
A.正確表達兩工作的間隔時間
B.正確表達相關工作的持續(xù)時間
C.正確表達相關工作的自由時差
D.正確表達相關工作的邏輯關系
5.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應突出( )。
A.全局性
D.綜合性
C.指導性
D.作業(yè)性
6.確定單位工程施工期限的依據是:施工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機械化程度和( )。
A.企業(yè)年度建設計劃
B.施工設計圖紙出圖時間
C.勞動力和材料供應情況
D.建設資金到位情況轉
7.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計算主要施工機械的需要量要依據( )。
A.工程建筑安裝造價
B.擴大定額
C.建筑面積
D.施工方案、計劃進度和工程量
8.某工程施工工期為30天,施工需總人工2700工日,而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數為150人,則該工程的勞動力不均衡系數為( )。
A.0.06
B.0.60
C.1.25
D.1.67
9.工程量清單編制的粗細程度主要取決于( )。
A.施工組織設計
B.預算定額
C.施工圖的設計深度
D.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10.關于建筑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有效面積的相互關系,正確的表達式是( )。
A.有效面積=建筑面積—結構面積
B.使用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
C.建筑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
D.輔助面積:使用面積—結構面積
1.B 2.C 3.D 4.D 5.D 6.C 7.D 8.D 9.C 10.A
A.1
B.2
C.3
D.4
2.關于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下述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自終點至起點不出現(xiàn)波形線的線路是關鍵線路
B.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中表示虛工作的箭線有可能出現(xiàn)波形線
C.每條箭線的末端(箭頭)所對應的時標就是該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
D.每條實箭線的箭尾所對應的時標就是該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
3.為縮短總工期,應該采取措施縮短雙代號網絡計劃中( )。
A.總時差的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B.自由時差為零的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C.某關鍵線路上的關鍵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D.所有關鍵線路的持續(xù)時間
4.雙代號網絡計劃的網絡圖中,虛箭線的作用是( )。
A.正確表達兩工作的間隔時間
B.正確表達相關工作的持續(xù)時間
C.正確表達相關工作的自由時差
D.正確表達相關工作的邏輯關系
5.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應突出( )。
A.全局性
D.綜合性
C.指導性
D.作業(yè)性
6.確定單位工程施工期限的依據是:施工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機械化程度和( )。
A.企業(yè)年度建設計劃
B.施工設計圖紙出圖時間
C.勞動力和材料供應情況
D.建設資金到位情況轉
7.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計算主要施工機械的需要量要依據( )。
A.工程建筑安裝造價
B.擴大定額
C.建筑面積
D.施工方案、計劃進度和工程量
8.某工程施工工期為30天,施工需總人工2700工日,而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數為150人,則該工程的勞動力不均衡系數為( )。
A.0.06
B.0.60
C.1.25
D.1.67
9.工程量清單編制的粗細程度主要取決于( )。
A.施工組織設計
B.預算定額
C.施工圖的設計深度
D.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10.關于建筑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有效面積的相互關系,正確的表達式是( )。
A.有效面積=建筑面積—結構面積
B.使用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
C.建筑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
D.輔助面積:使用面積—結構面積
1.B 2.C 3.D 4.D 5.D 6.C 7.D 8.D 9.C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