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FufangKumuXiaoyanPian
標(biāo)準(zhǔn)編號(hào):WS3-B-1186-92
「處方」穿心蓮100g 苦木100g
「制法」以上二味,穿心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guò),濾液濃縮成稠膏;苦木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xiàng)下的滲漉法(附錄17頁(yè)),用乙醇作溶劑,緩緩滲漉,漉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將上述二種稠膏混勻,干燥,粉碎過(guò)篩,加輔料適量,制成顆粒,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褐色綠色;味苦。
「鑒別」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xì),加乙醇30ml,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guò),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yàn):
(1)取上述濾液的一半,蒸干,殘?jiān)?%鹽酸溶液適量使溶解,濾過(guò),取濾液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滴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生成橘紅色沉淀,另一管滴加碘化汞鉀試液1~2滴,生成黃白色沉淀。
(2)取上述濾液的另一半,加活性炭適量,溫?zé)?,濾過(guò),濾液供下列試驗(yàn):①取濾液2ml,滴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及5%氫氧化鉀溶液各2滴即顯紫紅色。②取濾液2ml,加固體氫氧化鉀1小粒,振搖后,溶液顯橙紅色。
「檢查」應(yīng)符合片劑項(xiàng)下有關(guān)的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11頁(yè))。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用于細(xì)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及各種急性感染性疾患。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4次。
「貯藏」密封。
標(biāo)準(zhǔn)編號(hào):WS3-B-1186-92
「處方」穿心蓮100g 苦木100g
「制法」以上二味,穿心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guò),濾液濃縮成稠膏;苦木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xiàng)下的滲漉法(附錄17頁(yè)),用乙醇作溶劑,緩緩滲漉,漉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將上述二種稠膏混勻,干燥,粉碎過(guò)篩,加輔料適量,制成顆粒,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褐色綠色;味苦。
「鑒別」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xì),加乙醇30ml,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guò),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yàn):
(1)取上述濾液的一半,蒸干,殘?jiān)?%鹽酸溶液適量使溶解,濾過(guò),取濾液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滴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生成橘紅色沉淀,另一管滴加碘化汞鉀試液1~2滴,生成黃白色沉淀。
(2)取上述濾液的另一半,加活性炭適量,溫?zé)?,濾過(guò),濾液供下列試驗(yàn):①取濾液2ml,滴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及5%氫氧化鉀溶液各2滴即顯紫紅色。②取濾液2ml,加固體氫氧化鉀1小粒,振搖后,溶液顯橙紅色。
「檢查」應(yīng)符合片劑項(xiàng)下有關(guān)的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11頁(yè))。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用于細(xì)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及各種急性感染性疾患。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4次。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