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鑒定學輔導:黑芝麻

字號:

拼音名 Heizhima
    英文名 SEMEN SESAMI NIGRUM
    來源 本品為脂麻科植物脂麻 Sesamum indicum L. 的干燥成熟種子。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 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再曬干。
    性狀 本品呈扁卵圓形,長約3mm,寬約2mm 。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網(wǎng)狀皺紋。
    尖端有棕色點狀種臍。
    種皮薄,子葉2,白色,富油性。
    氣微,味甘,有油香氣。
    鑒別 (1)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 小時,傾取上清液,置試管中,加含蔗糖0.1g的鹽酸10ml,振搖半分鐘,酸層顯粉紅色,靜置后,漸變?yōu)榧t色。
    (2) 取本品0.5g,搗碎,加氯仿10ml,浸漬2 小時,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芝麻素及β-谷甾醇對照品,加氯仿分別制成每 1ml含2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及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醚-醋酸乙酯(20:5.5:2.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制 黑芝麻 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用時搗碎。
    炒黑芝麻 取凈黑芝麻,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有爆聲。
    用時搗碎。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平。
    歸肝、腎、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
    用于頭暈眼花,耳嗚耳聾,須發(fā)早白,病后脫發(fā),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