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醫(yī)師內科學輔導:頸靜脈怒張的臨床意義

字號:

頸靜脈怒張的臨床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常見病因
    右心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壓力增加等情況。
    二、檢查方法
    取半坐位(上身與水平面呈30~45°)時,頸靜脈充盈的水平超過鎖骨上緣至下頜角距離的下1/3處,或立位與坐位時可見明顯靜脈充盈,即為頸靜脈怒張。
    三、臨床意義
    頸靜脈怒張?zhí)崾眷o脈壓增高。根據頸靜脈充盈、搏動的水平,可間接推測中央靜脈壓水平。病人取半坐位或坐位,醫(yī)師用手指在鎖骨上方輕壓頸外靜脈,待壓迫點以上的靜脈充盈后,放開手指,觀察并測量頸靜脈搏動點與經過胸骨角水平線的距離。如大于4cm,則估計中央靜脈壓大于9cmH2O,即靜脈壓升高,見于右心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壓力增加等情況。
    三尖瓣關閉不全時可看到明顯的頸靜脈搏動(收縮期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