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語(yǔ)文文言文練習(xí)與答案七

字號(hào):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 34——38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與善人居,如入芝蘭①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②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③之肆④,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乙文注釋:①芝蘭:一種香草。②化:同化。③鮑魚:咸魚。④肆:店鋪。⑤丹:丹砂,礦物名,紅色。
    3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語(yǔ)。
    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是以:
    35.下列各組加點(diǎn)詞語(yǔ)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與之化矣 春冬之時(shí)
    C.久而不聞其臭 婦拍而鳴之
    D.亦我所欲也 亦與之化矣
    36翻譯下列句子。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37人生經(jīng)常面臨各種選擇,關(guān)鍵看你怎樣取舍。請(qǐng)仿照文中畫線的句式,用現(xiàn)代漢語(yǔ)另寫一個(gè)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觀。
    38.請(qǐng)分別說出兩文的主要觀點(diǎn),并指出其共同的論證方法。
    甲文的觀點(diǎn)
    乙文的觀點(diǎn)
    共同的論證方法
    答案 34.茍且偷生因此 35.D 36.就像進(jìn)入了放滿香草的屋子,時(shí)間久了,也就聞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氣味同化了。 37.如:金錢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當(dāng)兩者不能同時(shí)得到時(shí),我將放棄金錢,保全人格。 38.舍生取義君子慎其所處 比喻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