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文言文訓練題與答案-記承天寺夜游

字號:

記承天寺夜游
    ①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②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③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⑤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一.《記承天寺夜游》選自,作者是朝的。本文的體裁屬
    二.解釋下列加點詞:
    解()欣然()行()念()樂()
    遂()寢()相與()空明()交錯()
    蓋()但()閑人()吾()
    三.翻譯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四.閱讀理解:
    1.本文集中寫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內容可用4個字概括為
    2.本文寫月突出其,寫境突出其,寫影突出其
    寫人突出其,寫情突出其。(請用一個字回答)
    3.作者為什么會想到夜里去寺廟游玩?
    4.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
    5.段末幾句抒寫作者的心情和感受,點睛之筆是""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悶而又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動。
    6.作者夜游時的感受是怎樣的?文章主要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記承天寺夜游答案
    一.<<東波志林>>宋蘇軾散文
    二.脫下高興地步行(散步)考慮高興(解悶)于是睡
    共同(一起)形容水的空無澄澈縱橫交錯大概(原來是)
    只是清閑的人我們
    三.翻譯:
    想到沒有人與我一起欣賞,就去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看到)水中(仿佛)藻、荇縱橫交錯,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倒影啊。
    只是缺少清閑的人,就像我們兩個這樣。
    四.理解閱讀:
    1.第④句庭中月色(月色如水月色空明)
    2.明靜形閑空
    3.因為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4.發(fā)揮想象,用兩個比喻來描寫月色。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5.閑人6.清閑曠達(豁達)、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