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人數10年增長20倍
江蘇是全國首創(chuàng)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省份,也是全國實行自主招生改革高校多的省份之一。2001年,江蘇有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3所國家重點高校先行自主招生改革。數據顯示,當時試點的3所高校招生總數在200人,更多的是帶有象征性的意義。
時至今日,目前江蘇有南大、東大、南航大、南理工、南農大、河海、中國藥大、南京郵電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大等10所自主招生高校,每年招生總量超過4000人,是10年前的20倍。據南京大學招辦主任趙鳴介紹,從2002年開始,學校開始自主招生,初也就100多人的樣子,但2009年在全國就增加到了300多人,2010年又創(chuàng)新高,漲到720人。南大今年在全國的招生總計劃3600人,其中通過自主招生、保送生等類型錄取的考生加在一起有1000人,比例近30%。
輝煌的數據背后,是江蘇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不斷完善的過程。在2003年,就出現(xiàn)一些高分考生臨陣倒戈、自主招生招不滿、招生滿意度大不如前的尷尬。 在征求多方意見后,江蘇省2006年實施自主招生“零志愿”政策,對符合自主招生錄取要求的學生直接向院校投檔,徹底根除了優(yōu)秀考生不辭而別的情況。在2008年,江蘇一些自主招生院校根據當年高考(論壇)方案,在總分降低的情況下主動調整自主招生加分優(yōu)錄政策。去年,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5所高校又宣布實施五校聯(lián)考,進一步豐富了自主招生錄取手段。
高校單獨招生面臨“瘦身”
對于目前實施的自主招生政策,南京一些高校招生權威人士仍然覺得需要進一步改革。
“現(xiàn)在自主招生的高校越來越多,招收的學生也逐年增長,單是組織考試學校就感到力不從心。”南京理工大學學生處副處長王虎表示,南理工今年有5000多名自主招生網上報名者,由于報名人太多,學校只好從這些報名者中篩選了2000多人來考試,而終只有400人拿到了自主招生資格。要命的是學校組織考試的資源已經超負荷了,真不知道來年怎么辦。記者了解到,像很多自主招生院校往往是報名人數接近萬人,考務準備、命題等等的工作量也極大,成本也非常高。
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江蘇除了南京大學參與五校聯(lián)考外,其他9所高校都是實施單獨組織自主招生,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各校組織考試的資源消耗很多,動輒上萬人的單獨考試亟須“瘦身”。這樣也避免學生全國范圍內趕考,減少考試成本,防止出現(xiàn)考試日期“撞車”問題。
多校聯(lián)考仍存不確定性
記者了解到,在南京大學率先和國內4所進行自主招生聯(lián)測后,江蘇其他高校也聞風欲動,有意步其后塵進行自主招生聯(lián)合測試。不過,因為各種原因,這項工作一直難成現(xiàn)實。
據了解,前幾年,江蘇就有高校對自主招生聯(lián)測的呼聲。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原定計劃在2010年對江蘇其他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聯(lián)測,前提條件是,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委托權威考試機構進行命題,對考生們的文化基礎進行測試,因為第三方的參與將更為公平公正。盡管江蘇眾多高校希望通過聯(lián)合測試擺脫自主招生的尷尬,但現(xiàn)實情況并不樂觀。
一些人士認為,一旦江蘇實施9校自主招生聯(lián)考,無形中又會給人以“小高考“的錯覺,這樣的考試是不是可以緩解高考壓力,值得商榷,會不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未可知。
東南大學高教研究所所長仲偉俊認為,自主招生改革是今后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今后發(fā)展的一個趨勢。此外,還要說明的是,自主招生校際聯(lián)考需要教育部批準認可,而從教育部傳出的消息看,對目前的五校聯(lián)考存在不同的意見,認為這會沖擊現(xiàn)有的高考,預計對今后的校際聯(lián)考申請會審慎對待,能否批準是個未知數。
(人民網-江南時報)
江蘇是全國首創(chuàng)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省份,也是全國實行自主招生改革高校多的省份之一。2001年,江蘇有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3所國家重點高校先行自主招生改革。數據顯示,當時試點的3所高校招生總數在200人,更多的是帶有象征性的意義。
時至今日,目前江蘇有南大、東大、南航大、南理工、南農大、河海、中國藥大、南京郵電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大等10所自主招生高校,每年招生總量超過4000人,是10年前的20倍。據南京大學招辦主任趙鳴介紹,從2002年開始,學校開始自主招生,初也就100多人的樣子,但2009年在全國就增加到了300多人,2010年又創(chuàng)新高,漲到720人。南大今年在全國的招生總計劃3600人,其中通過自主招生、保送生等類型錄取的考生加在一起有1000人,比例近30%。
輝煌的數據背后,是江蘇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不斷完善的過程。在2003年,就出現(xiàn)一些高分考生臨陣倒戈、自主招生招不滿、招生滿意度大不如前的尷尬。 在征求多方意見后,江蘇省2006年實施自主招生“零志愿”政策,對符合自主招生錄取要求的學生直接向院校投檔,徹底根除了優(yōu)秀考生不辭而別的情況。在2008年,江蘇一些自主招生院校根據當年高考(論壇)方案,在總分降低的情況下主動調整自主招生加分優(yōu)錄政策。去年,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5所高校又宣布實施五校聯(lián)考,進一步豐富了自主招生錄取手段。
高校單獨招生面臨“瘦身”
對于目前實施的自主招生政策,南京一些高校招生權威人士仍然覺得需要進一步改革。
“現(xiàn)在自主招生的高校越來越多,招收的學生也逐年增長,單是組織考試學校就感到力不從心。”南京理工大學學生處副處長王虎表示,南理工今年有5000多名自主招生網上報名者,由于報名人太多,學校只好從這些報名者中篩選了2000多人來考試,而終只有400人拿到了自主招生資格。要命的是學校組織考試的資源已經超負荷了,真不知道來年怎么辦。記者了解到,像很多自主招生院校往往是報名人數接近萬人,考務準備、命題等等的工作量也極大,成本也非常高。
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江蘇除了南京大學參與五校聯(lián)考外,其他9所高校都是實施單獨組織自主招生,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各校組織考試的資源消耗很多,動輒上萬人的單獨考試亟須“瘦身”。這樣也避免學生全國范圍內趕考,減少考試成本,防止出現(xiàn)考試日期“撞車”問題。
多校聯(lián)考仍存不確定性
記者了解到,在南京大學率先和國內4所進行自主招生聯(lián)測后,江蘇其他高校也聞風欲動,有意步其后塵進行自主招生聯(lián)合測試。不過,因為各種原因,這項工作一直難成現(xiàn)實。
據了解,前幾年,江蘇就有高校對自主招生聯(lián)測的呼聲。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原定計劃在2010年對江蘇其他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聯(lián)測,前提條件是,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委托權威考試機構進行命題,對考生們的文化基礎進行測試,因為第三方的參與將更為公平公正。盡管江蘇眾多高校希望通過聯(lián)合測試擺脫自主招生的尷尬,但現(xiàn)實情況并不樂觀。
一些人士認為,一旦江蘇實施9校自主招生聯(lián)考,無形中又會給人以“小高考“的錯覺,這樣的考試是不是可以緩解高考壓力,值得商榷,會不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未可知。
東南大學高教研究所所長仲偉俊認為,自主招生改革是今后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今后發(fā)展的一個趨勢。此外,還要說明的是,自主招生校際聯(lián)考需要教育部批準認可,而從教育部傳出的消息看,對目前的五校聯(lián)考存在不同的意見,認為這會沖擊現(xiàn)有的高考,預計對今后的校際聯(lián)考申請會審慎對待,能否批準是個未知數。
(人民網-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