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法是承認收入來源地管轄權的獨占地位。
4.抵免法。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的國外所得在國外已納的所得稅,允許從其應匯總繳納的本國所得稅款中抵扣,稅收抵免是承認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優(yōu)先于居民管轄權,是目前解決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因此在國際上廣為通行。
在實際應用中,抵免法又分為直接抵免和間接抵免兩種方法。
直接抵免適用于同一經(jīng)濟實體的跨國納稅人,例如總分公司之間;
間接抵免適用于跨國母子公司之間的稅收抵免。
【例題28:07年單選】目前解決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是( )。
A.低稅法 B.扣除法
C.抵免法 D.免稅法
答案:C
抵免限額的計算:
為維護居住國稅收利益,在實行抵免時通常要規(guī)定一個限額,在此限度內(nèi)實行全額抵免,超過此限度的,只能就限額進行抵免。
抵免限額是居住國政府允許其居民納稅人抵免國外已納所得稅的額,以不超過國外應稅所得額按照本國稅法的規(guī)定計算的應繳稅額為限度。
抵免限額的規(guī)定具體有三種方法,即分國抵免限額、綜合抵免限額和分項抵免限額:
(1)分國抵免限額。即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納稅人來自每一個外國的所得,分別計算抵免限額。其計算公式為:
分國抵免限額
=國內(nèi)外應稅所得額×本國稅率×(某一外國應稅所得額/國內(nèi)外應稅所得額)
=某一外國應稅所得額×本國稅率
【例題29:單選】甲國居民有來源于乙國所得100萬、丙國所得40萬,甲、乙、丙三國所得稅稅率分別為50%、40%、30%,在分國抵免下,甲國應對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稅為( )
A 70萬 B 52萬 C 18萬 D 0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計算各國抵免限額。
乙國抵免限額:(100+40)*50% *(100/140)
=100*50%
=50萬
丙國抵免限額:(100+40)*50% *(40/140)
=40*50%
= 20萬
第二步,計算實際抵免額。注意抵免限額與抵免額之間的區(qū)分。
乙國實際繳納:100*40%=40萬,小于抵免限額,故抵免額是40萬
丙國實際繳納:40*30%=12萬,小于抵免限額,故抵免額是12萬
第三步,計算甲國實際征收了多少稅
(100+40)*50% - 40 – 12 = 18萬,即應繳稅款減去抵免額。
4.抵免法。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的國外所得在國外已納的所得稅,允許從其應匯總繳納的本國所得稅款中抵扣,稅收抵免是承認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優(yōu)先于居民管轄權,是目前解決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因此在國際上廣為通行。
在實際應用中,抵免法又分為直接抵免和間接抵免兩種方法。
直接抵免適用于同一經(jīng)濟實體的跨國納稅人,例如總分公司之間;
間接抵免適用于跨國母子公司之間的稅收抵免。
【例題28:07年單選】目前解決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是( )。
A.低稅法 B.扣除法
C.抵免法 D.免稅法
答案:C
抵免限額的計算:
為維護居住國稅收利益,在實行抵免時通常要規(guī)定一個限額,在此限度內(nèi)實行全額抵免,超過此限度的,只能就限額進行抵免。
抵免限額是居住國政府允許其居民納稅人抵免國外已納所得稅的額,以不超過國外應稅所得額按照本國稅法的規(guī)定計算的應繳稅額為限度。
抵免限額的規(guī)定具體有三種方法,即分國抵免限額、綜合抵免限額和分項抵免限額:
(1)分國抵免限額。即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納稅人來自每一個外國的所得,分別計算抵免限額。其計算公式為:
分國抵免限額
=國內(nèi)外應稅所得額×本國稅率×(某一外國應稅所得額/國內(nèi)外應稅所得額)
=某一外國應稅所得額×本國稅率
【例題29:單選】甲國居民有來源于乙國所得100萬、丙國所得40萬,甲、乙、丙三國所得稅稅率分別為50%、40%、30%,在分國抵免下,甲國應對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稅為( )
A 70萬 B 52萬 C 18萬 D 0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計算各國抵免限額。
乙國抵免限額:(100+40)*50% *(100/140)
=100*50%
=50萬
丙國抵免限額:(100+40)*50% *(40/140)
=40*50%
= 20萬
第二步,計算實際抵免額。注意抵免限額與抵免額之間的區(qū)分。
乙國實際繳納:100*40%=40萬,小于抵免限額,故抵免額是40萬
丙國實際繳納:40*30%=12萬,小于抵免限額,故抵免額是12萬
第三步,計算甲國實際征收了多少稅
(100+40)*50% - 40 – 12 = 18萬,即應繳稅款減去抵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