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土地登記代理人考試相關法規(guī)知識之行政賠償(1)

字號:

第九章 行政賠償
    第一節(jié) 行政賠償概述
    一、行政賠償?shù)暮x與特征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行政賠償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賠償中的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這種侵權行為主體的特定性,是行政賠償區(qū)別于其他賠償?shù)闹饕鶕?jù)。
    2.行政賠償?shù)恼埱?BR>    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但不局限于具體行政行為所指向的對象。凡是合法權益受行政機關及其工作
    人,無損害就談不上賠償。再次,請求人受到損害的權益應當是合法權益,違法權益不受法律保護。違法權益受到損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能獲得賠償。
    3.行政賠償責任是由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上的違法行為所致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合法的職務行為不會產(chǎn)生行政賠償責任,所以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是產(chǎn)生行政賠償責任的前提要件,而違法則是行政賠償責任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這兩者構成了行政賠償責任,缺一不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是指他們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若它們不是行政行為,而是機關法人行為,則不可能產(chǎn)生國家行政賠償;若不是違法的行為,同樣也不會產(chǎn)生賠償責任,充其量也只能產(chǎn)生行政補償。
    4.行政賠償責任由國家承擔行政賠償義務機關為致害的行政機關,但由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代表國家,以國家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的,因而無論是合法的行為還是違法的行為,其法律后果都歸屬于國家,違法侵權造成的損害要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行政賠償是一種國家賠償責任,主要表現(xiàn)在:賠償費用由國庫支出,列入各級政府財政。至于具體的賠償事務,如收集證據(jù),確定是否賠償和賠償數(shù)額,出庭應訴,決定是否與受害人和解,以及最后支付賠償金等,都是由行政賠償義務機關來完成的。
    5.行政賠償途徑是多渠道的受害人取得行政賠償,可以通過向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以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訴訟等多渠道實現(xiàn)。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分別規(guī)定了受害人請求賠償?shù)木唧w步驟、方式、方法、順序、期限和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