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土地登記代理人考試土地權利理論與方法之土地權利概述(10)

字號:

四、我國土地權利體系設置的原則
    (一)物權法定原則
    土地權利屬不動產物權范疇。土地權利的特征決定了土地權利的種類、效力、變動要件、保護方法等一般都只能由法律規(guī)定,不允許當事人自行約定。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確認和鞏固社會經濟關系,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同時還有利于土地權利的公示,確保交易的安全與迅捷。
    土地權利的設置堅持物權法定的原則,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土地權利必須由法律設定,而不能由當事人任意創(chuàng)設。如我國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等都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而不動產質權是我國法律不認可的,對此,當事人不得自行創(chuàng)設。第二,土地權利的效力必須由法律規(guī)定。如果土地權利的效力可以任由當事人自行設定,則必然會造成土地權利行使的混亂。如我國抵押權的效力,抵押權要優(yōu)于一般債權,抵押權人相互之間按照設定抵押是否辦理登記或按照登記時間的先后享有優(yōu)先權,這都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第三,土地權利公示的方法必須由法律規(guī)定。土地屬不動產,其權利轉移的公示方式一般是登記。這必須在法律上做出規(guī)定。
    與此同時,物權法定主義并不是封閉性的立法,我們對物權法定原則的理解也不要過于僵化和絕對化?!拔r變境遷,社會經濟之需要,因時地而不同,物權法定主義之內涵,亦齋隨著社會經濟之演變與需求,注入新生命?!保ā睹穹ㄎ餀嗾摗罚蟽?,謝在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48頁)。在現實的經濟生話中,對新出現的具備物權性質的財產關系,法律一般都及時確認,規(guī)定新的物權種類,發(fā)展物權體系,以適應和促進經濟發(fā)展。
    關于對于物權法定原則的理解不要僵化和絕對化,這在我國當前的土地權利制度建設中尤其要注意。我國目前有關土地權利的立法還很不完善,至今還沒有一部完整的物權法,也沒有一部完整的土地法,很多土地權利的產生,其初始階段并不是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下來的,而是以行政法規(guī)或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等形式確定下來的。如國務院1990年頒布的《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就是以行政法規(guī)形式確認有關物權的內容的。當前,我國“依法治國”方略正在深入實施,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正在逐步完善,我們也必須盡快摒棄過去不完善的做法,堅決走上堅持物權法定原則的正軌道,合理設置我國的土地權利體系,加快推進我國土地權利制度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