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定義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土地使用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無償取得的或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一種,其特殊之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權利取得的方式,二是權利的期限。在此基礎上,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權利的交易限制。
(一)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其特點是無償性。依《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43條第1款的規(guī)定,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各種方式依法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依《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2條之規(guī)定,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見,有關法規(guī)對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具體取得方式沒用嚴格的限定,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是無償的。所謂無償,就是不承擔向土地所有者交納使用費(出讓金、租金等)。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的"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是指用地單位在征用集體土地或者通過行政劃撥取得其他單位已經使用的劃撥土地的基礎上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情形。這里的補償費、安置費是支付給農民或原用地單位的,不是付給國家的。所以,盡管用地單位承擔了補償、安置等費用,由于沒用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費,理論上仍屬于無償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二)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2款"依照本法規(guī)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的規(guī)定,除有法定期限的情形外,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沒有使用期限。這不僅意味著用地人可以無期限地長期使用土地,而且意味著國家有權隨時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并且在收回時無需對用地人支付補償。
(三)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交易限制。鑒于以上兩個特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受到限制。也就是說,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本身一般不得單獨用于有償轉讓、出租、抵押、投資等交易;如果用地人需要將劃撥土地用于交易,一是應當經過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批準,二是應當取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隨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轉讓或以其他方式交易的,其土地收益原則上也應當上交國家。
一、定義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土地使用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無償取得的或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一種,其特殊之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權利取得的方式,二是權利的期限。在此基礎上,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權利的交易限制。
(一)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其特點是無償性。依《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43條第1款的規(guī)定,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各種方式依法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依《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2條之規(guī)定,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見,有關法規(guī)對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具體取得方式沒用嚴格的限定,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是無償的。所謂無償,就是不承擔向土地所有者交納使用費(出讓金、租金等)。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的"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是指用地單位在征用集體土地或者通過行政劃撥取得其他單位已經使用的劃撥土地的基礎上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情形。這里的補償費、安置費是支付給農民或原用地單位的,不是付給國家的。所以,盡管用地單位承擔了補償、安置等費用,由于沒用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費,理論上仍屬于無償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二)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2款"依照本法規(guī)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的規(guī)定,除有法定期限的情形外,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沒有使用期限。這不僅意味著用地人可以無期限地長期使用土地,而且意味著國家有權隨時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并且在收回時無需對用地人支付補償。
(三)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交易限制。鑒于以上兩個特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受到限制。也就是說,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本身一般不得單獨用于有償轉讓、出租、抵押、投資等交易;如果用地人需要將劃撥土地用于交易,一是應當經過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批準,二是應當取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隨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轉讓或以其他方式交易的,其土地收益原則上也應當上交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