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yè)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
(一)企業(yè)借入長期借款,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長期借款(本金)”科目,按其差額,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fā)支出”等科目,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利息金額,貸記“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或“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貸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差異很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
(三)歸還長期借款本金時,借記“長期借款(本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按應轉銷的利息調整、應計利息金額,借記或貸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fā)支出”等科目,貸記或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科目。
二、應付債券
(一)一般公司債券
企業(yè)發(fā)行的一般公司債券,無論是按面值發(fā)行,還是溢價發(fā)行或折價發(fā)行,均按債券面值記入“應付債券”科目的“面值”明細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與面值的差額,記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明細科目。企業(yè)發(fā)行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xiàn)金”等科目,按債券票面價值,貸記“應付債券——面值”科目,按實際收到的款項與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貸記或借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利息調整應在債券存續(xù)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應付債券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實際利率,是指將應付債券在債券存續(xù)期間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為該債券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資產負債表日,對于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企業(yè)應按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對于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應于資產負債表日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二)可轉換公司債券
企業(yè)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先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進行折現(xiàn)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再按發(fā)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后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fā)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
企業(yè)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包含的負債成份的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科目,按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在轉換為股份前,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即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利息費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確認應付債券,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進行攤銷??赊D換公司債券持有者在債券存續(xù)期間內行使轉換權利,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份時,對于債券面額不足轉換1股股份的部分,企業(yè)應當以現(xiàn)金償還。
三、長期應付款
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yè)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包括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發(fā)生的應付款項、采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發(fā)生的應付款項等。
企業(yè)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應按最低租賃付款額,確認長期應付款。
企業(yè)延期付款購買資產,如果延期支付的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所購資產的成本應當以延期支付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企業(yè)采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時,應按設備、工具、零配件等的價款以及國外運雜費的外幣金額和規(guī)定的匯率折合為人民幣確認長期應付款。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yè)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
(一)企業(yè)借入長期借款,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長期借款(本金)”科目,按其差額,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fā)支出”等科目,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利息金額,貸記“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或“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貸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差異很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
(三)歸還長期借款本金時,借記“長期借款(本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按應轉銷的利息調整、應計利息金額,借記或貸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fā)支出”等科目,貸記或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科目。
二、應付債券
(一)一般公司債券
企業(yè)發(fā)行的一般公司債券,無論是按面值發(fā)行,還是溢價發(fā)行或折價發(fā)行,均按債券面值記入“應付債券”科目的“面值”明細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與面值的差額,記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明細科目。企業(yè)發(fā)行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xiàn)金”等科目,按債券票面價值,貸記“應付債券——面值”科目,按實際收到的款項與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貸記或借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利息調整應在債券存續(xù)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應付債券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實際利率,是指將應付債券在債券存續(xù)期間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為該債券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資產負債表日,對于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企業(yè)應按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對于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應于資產負債表日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二)可轉換公司債券
企業(yè)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先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進行折現(xiàn)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再按發(fā)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后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fā)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
企業(yè)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包含的負債成份的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科目,按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在轉換為股份前,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即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利息費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確認應付債券,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進行攤銷??赊D換公司債券持有者在債券存續(xù)期間內行使轉換權利,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份時,對于債券面額不足轉換1股股份的部分,企業(yè)應當以現(xiàn)金償還。
三、長期應付款
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yè)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包括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發(fā)生的應付款項、采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發(fā)生的應付款項等。
企業(yè)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應按最低租賃付款額,確認長期應付款。
企業(yè)延期付款購買資產,如果延期支付的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所購資產的成本應當以延期支付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企業(yè)采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時,應按設備、工具、零配件等的價款以及國外運雜費的外幣金額和規(guī)定的匯率折合為人民幣確認長期應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