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審計:風險評估概述

字號:

一、出臺審計風險準則的背景
    二、審計風險準則的特點
    審計風險準則有以下特點:
    1.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
    2.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所有階段都要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識別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fā)生錯報的領域相聯系,實施更為嚴格的風險評估程序,不得未經過風險評估,直接將風險設定為高水平。
    3.要求注冊會計師將識別和評估的風險與實施的審計程序掛鉤。
    4.要求注冊會計師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實施實質性程序。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都應當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實施實質性程序,不得將實質性程序只集中在例外事項上。
    5.要求注冊會計師將識別、評估和應對風險的關鍵程序形成審計工作記錄,以保證執(zhí)業(yè)質量,明確執(zhí)業(yè)責任。
    三、對風險評估的作用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是必要程序,特別是為注冊會計師在下列關鍵環(huán)節(jié)作出職業(yè)判斷提供重要基礎:
    1.確定重要性水平,并隨著審計工作的進程評估對重要性水平的判斷是否仍然適當;
    2.考慮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恰當,以及財務報表的列報是否適當;
    3.識別需要特別考慮的領域,包括關聯方交易、管理層運用持續(xù)經營假設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業(yè)目的等;
    4.確定在實施分析程序時所使用的預期值;
    5.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6.評價所獲取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是一個連續(xù)和動態(tài)地收集、更新與分析信息的過程,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的始終。
    評價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了解的程度是否恰當,關鍵是看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
    思考:為什么要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回憶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注冊會計師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時:
    可以了解、評估,但由于不能改變其客觀因素,因此不能改變重大錯報風險。
    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可是通過調整工作量、程序、方法,來控制檢查風險。
    公式變形:檢查風險=(可接受)審計風險/(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