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審計輔導: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字號:

(一)所有權結構
    對被審計單位所有權結構的了解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關聯(lián)方關系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決策過程。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所有權結構以及所有者與其他人員或單位之間的關系,考慮關聯(lián)方關系是否已經得到識別,以及關聯(lián)方交易是否得到恰當核算。
    同時,注冊會計師可能需要對其控股母公司(股東)的情況作進一步的了解,包括控股母公司的所有權性質,管理風格及其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控股母公司與被審計單位在資產、業(yè)務、人員、機構、財務等方面是否分開,是否存在占用資金等情況;控股母公司是否施加壓力,要求被審計單位達到其設定的財務業(yè)績目標。
    (二)治理結構
    良好的治理結構可以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和財務運作實施有效的監(jiān)督,從而降低財務報表發(fā)生重大錯報的風險。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治理層是否能夠在獨立于管理層的情況下對被審計單位事務(包括財務報告)作出客觀判斷。
    (三)組織結構
    復雜的組織結構可能導致某些特定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組織結構,考慮復雜組織結構可能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財務報表合并、商譽攤銷和減值、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以及特殊目的實體核算等問題。
    (四)經營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預期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類別、重要賬戶余額和列報。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
    7.生產設施、倉庫的地理位置及辦公地點。
    8.關鍵客戶。例如,銷售對象是少量的大客戶還是眾多的小客戶;是否有被審計單位高度依賴的特定客戶(如超過銷售總額的10%的顧客);是否有造成高回收性風險的若干客戶或客戶類別(如正處在一個衰退市場中的客戶);是否與某些客戶訂立了不尋常的銷售條款或條件。
    9.重要供應商。例如,是否簽訂長期供應合同;原材料供應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付款條件;以及原材料是否受重大價格變動的影響。
    (五)投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投資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關注被審計單位在經營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變化。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投資活動。主要包括:
    1.近期擬實施或已實施的并購活動與資產處置情況,包括業(yè)務重組或某些業(yè)務的終止。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并購活動如何與被審計單位目前的經營業(yè)務相協(xié)調,并考慮他們是否會引發(fā)進一步的經營風險。
    2.證券投資、委托貸款的發(fā)生與處置。
    3.資本性投資活動,包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近期或計劃發(fā)生的變動,以及重大的資本承諾等。
    4.不納入合并范圍的投資。例如,聯(lián)營、合營或其他投資,包括近期計劃的投資項目。
    (六)籌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籌資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評估被審計單位在融資方面的壓力,并進一步考慮被審計單位在可預見未來的持續(xù)經營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籌資活動。主要包括:
    1.債務結構和相關條款,包括擔保情況及表外融資。例如,是否存在違反借款合同中限制性條款的情況。
    2.固定資產的租賃,包括通過融資租賃方式進行的籌資活動。
    3.關聯(lián)方融資。例如,關聯(lián)方融資的特殊條款。
    4.實際受益股東。例如,實際受益股東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其商業(yè)聲譽和經驗可能對被審計單位產生的影響。
    5.衍生金融工具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