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的中斷,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法定事由的發(fā)生致使已經進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全部歸于無效,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1、提起訴訟。提起訴訟是指通過司法程序行使請求權。下列事項均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申請仲裁;
(2)申請支付令;
(3)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4)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5)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6)申請強制執(zhí)行;
(7)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8)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2、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2)當事人一方以發(fā)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3)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4)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同意履行義務的表示方式除了書面或者能夠證明的口頭方式以外,債務人向債權人要求延期支付、對債務履行提供擔保、部分履行、支付利息等屬于同意履行義務的方式。
【例題1】關于訴訟時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訴訟時效僅適用于債權請求權
B、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屬可變期間
C、訴訟時效期間均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D、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所受領的給付行為無效
答案:AB
解析:
(1)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A正確;
(2)根據民法通則第139條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第140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B正確;
(3)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C錯誤;
(4)根據民法通則第138條規(guī)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D錯誤。
【例題2】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訴訟時效期間均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
【答案】C
【解析】(1)選項A: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選項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3)選項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以前經過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時效繼續(xù)進行。
1、提起訴訟。提起訴訟是指通過司法程序行使請求權。下列事項均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申請仲裁;
(2)申請支付令;
(3)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4)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5)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6)申請強制執(zhí)行;
(7)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8)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2、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2)當事人一方以發(fā)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3)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4)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同意履行義務的表示方式除了書面或者能夠證明的口頭方式以外,債務人向債權人要求延期支付、對債務履行提供擔保、部分履行、支付利息等屬于同意履行義務的方式。
【例題1】關于訴訟時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訴訟時效僅適用于債權請求權
B、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屬可變期間
C、訴訟時效期間均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D、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所受領的給付行為無效
答案:AB
解析:
(1)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A正確;
(2)根據民法通則第139條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第140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B正確;
(3)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C錯誤;
(4)根據民法通則第138條規(guī)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D錯誤。
【例題2】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訴訟時效期間均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
【答案】C
【解析】(1)選項A: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選項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3)選項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以前經過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時效繼續(x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