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二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練習(6)

字號:

【題目】
    1. 某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施工質量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澆筑完成的部分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筋與孔洞現(xiàn)象。
    (1)造成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筋與孔洞現(xiàn)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2)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的要點有哪些?
    【答案】
    1. 某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施工質量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澆筑完成的部分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筋與孔洞現(xiàn)象。
    (1)造成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筋與孔洞現(xiàn)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答:造成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筋與孔洞現(xiàn)象的原因有:
    ① 模板表面不光滑,并粘有干硬的水泥漿塊等雜物。
    ② 木模板在混凝土人模之前沒有充分濕潤。
    ③ 模板脫模劑涂刷不均勻。
    ④ 模板拼縫不嚴,澆筑的混凝土跑漿。
    ⑤ 鋼筋保護層墊塊厚度或放置間距、位置等不當。
    ⑥ 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⑦ 混凝土澆筑時振搗不當。
    ⑧ 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規(guī)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導致混凝土離析。
    ⑨ 混凝土拆模過早。
    防治的方法
    ① 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濕潤后用水泥漿或1:2水泥砂漿抹平。
    ② 將外露鋼筋上的混凝土和鐵銹清洗干凈,再用1:2水泥砂漿抹壓平整。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凈,先刷一層水泥漿或界面劑后,再用高一級的豆石混凝土搗實,并認真養(yǎng)護。
    ③ 小蜂窩可先用水沖洗干凈,用1:2水泥砂漿修補;大蜂窩,先將松動的石子和突出顆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先刷一層水泥漿或界面劑后,再用高一級豆石混凝土搗實,并認真養(yǎng)護。
    ④ 孔洞處理需要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制定補強方案,然后按批準后的方案進行處理。通常將孔洞處的不密實的混凝土鑿掉,要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澆筑混凝土。用清水沖刷干凈,并保持濕潤72h,先刷一層水泥漿或界面劑,然后用高一等級的微膨脹豆石混凝土澆筑、搗實后,認真養(yǎng)護。有時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澆筑混凝土。在處理梁中孔洞時,應在梁底先用支撐支牢后,再處理。
    (2)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的要點有哪些?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的要點有:
    ⑴ 原材料
    ① 混凝土所用水泥及外加劑進場時,應按批次檢查產(chǎn)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以確保產(chǎn)品的品種、規(guī)格、級別和性能等符合要求。
    ② 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1個月)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
    ③ 混凝土所用粗、細骨料及摻合料,使用前應按批次檢查進場復驗報告。對于摻合料,尚應檢查出廠合格證。以確保其質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
    ⑵ 混凝土配合比,必須由有資質的試驗室用現(xiàn)場實際材料,經(jīng)計算、試配及調整后確定試驗室配合比?,F(xiàn)場使用前,應根據(jù)測定的砂、石含水率調整并計算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均為重量比。
    ⑶ 控制好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包括計量、投料順序、攪拌時間、和易性及坍落度等)、澆筑質量(包括澆筑的順序和方向、澆筑的高度、分層澆筑厚度、振搗、對模板及支撐的觀察等)、試塊(包括制作、數(shù)量、養(yǎng)護及其試驗等)、養(yǎng)護方法及時間、施工縫和后澆帶的留置和處理等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⑷ 控制好混凝土構件的軸線位置、截面尺寸、標高、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預埋件及預留孔洞位置等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⑸ 混凝土結構應里實外光,其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