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合同法考點:買賣合同

字號:

(一)買賣合同的解除
    掌握《合同法》第164條、第165條、第166條有關買賣合同解除的特別規(guī)定。
    主物解除效力要及于從物。但從物解除效力不及于主物。一物解除不影響其他各物時,買受人可以就該物解除,如果一物解除使得整個數(shù)物有價值顯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就數(shù)物解除合同。分批解除合同時,沒有聯(lián)系時,該批解除。如果與以后各批有聯(lián)系,現(xiàn)在的與以后的各批一起解除。如果還與以前的有關,可以就該批、以后各批及此前的一并解除。
    (二)買賣合同中的風險負擔
    1.風險負擔的概念
    風險負擔,是指在買賣合同生效后,由于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導致標的物遭受毀損、滅失的情況下,由誰負擔由此導致的損失。
    2.風險負擔的條件
    關于風險負擔,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只有雙務合同才存在風險負擔問題。(2)標的物的毀損、滅失須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如果是因可歸責于一方當事人的事由導致合同不能履行,則不屬于風險負擔,而應當按照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處理。(3)風險發(fā)生的時間應當在合同生效后,合同履行完畢前。如果風險的出現(xiàn)是在合同生效前,則不屬于風險負擔,而是由出賣人承擔責任,最典型的就是試用買賣,在試用買賣合同中,試用期間的風險是由出賣人承擔。表面上有一個交付標的物的行為,但是這個標的物的交付行為并不是合同生效以后的交付。
    3. 風險負擔的具體規(guī)則
    (1)風險負擔以交付為原則。交付前的風險,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買受人承擔。交付包括簡易交付、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
    (2)風險負擔的移轉與所有權是否移轉無關。由此發(fā)生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所有權保留的情況下,只要標的物已經(jīng)交付,風險負擔買受人承擔。二是在不動產(chǎn)交易中間,風險負擔也只跟交付有關。風險負擔只考慮與交付的問題,不考慮與登記制度間的關系問題。
    (3)風險負擔是否發(fā)生移轉與出賣人是否違約原則上無關?!逗贤ā返?48條規(guī)定,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合同法》第149條規(guī)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的,不影響因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買受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
    如果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如果是因出賣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則風險負擔仍按照交付原則確定,即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
    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shù)脑谕緲说奈?,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標的物又需要運輸?shù)?,或交付給第一承運人風險負擔由買受人承擔。另外,出賣人按照約定或依照合同法的規(guī)定,將標的物已經(jīng)知予的交付地點,但買受人違反約定,沒有收取的。毀損、滅失的風險自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
    4.其他的規(guī)則
    (1)如果出賣人按照約定沒有交付有關標的物單證或資料,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轉移。注意:單證或資料是指產(chǎn)品質量說明書,使用說明或使用指南等有關單證或資料。
    (2)不動產(chǎn)買賣的風險負擔。按交付原則來處理。
    (3)試用買賣中的風險負擔。試用期內(nèi),風險負擔應當由出賣人承擔。
    (4)簡易交付時的風險負擔。合同生效之日起,風險負擔由買受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