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心臟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jié) 概 述
第二節(jié) 心內手術的基礎
重點和難點
1.體外循環(huán):是將回心的靜脈血從上、下腔靜脈或右心房引出體外,在人工心肺機內進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再由血泵輸回體內動脈.在心肺轉流下,可阻斷心臟血流,進行心內直視手術操作.
2.人工心肺機的主要部件:(1)血泵(人工心):用以代替心臟的排血功能,驅動氧合器內的氧合血輸回體內動脈進行循環(huán)。(2)氧合器(人工肺):用以代替肺的呼吸功能,氧合靜脈血,排出二氧化碳。(3)變溫器:用以降低或升高血液的溫度。(4)過濾器:用以過濾血中的血小板、纖維素等碎屑。
3.體外循環(huán)多與低溫結合在心內手術中的應用:即在開始轉流時并行血液降溫(30-25℃),以降低代謝,減少轉流量、左心回血量和心肌細胞的損傷,待心內手術即將結束時,再將血液溫度回升至常溫。
4.體外循環(huán)后的生理變化:(1)代謝改變:以代謝性酸中毒較多見,與組織灌注不良有關。(2)電介質失衡:突出的是 低血鉀,與術前服用利尿劑和轉流中尿量過多有關。(3)血液改變:最明顯的是紅細胞破壞和凝血機制異常。(4)腎、肺等器官的功能減退。
第三節(jié)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病人的護理
重點和難點
動脈導管結扎手術后的護理
1.病情監(jiān)護:進行心電監(jiān)護;觀察生命體征;心電圖、動脈血氧飽和度等
2.胸膜腔閉式引流;按常規(guī)護理。
3.防寒保暖,做好呼吸道護理:觀察呼吸情況,指導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給氧氣霧化吸入,讓病人吹氣球,深呼吸訓練器;;若有呼吸道感染,及時給予抗生素。
4.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1)高血壓:如術后血壓高于術前4.5kPa以上,應遵醫(yī)囑給予降壓藥。(2)喉返神經損傷:單純性聲音嘶啞,囑病人禁聲休息,一般1-2月可恢復。術后發(fā)音低微,失聲且有飲水嗆咳,考慮為喉返神經誤扎或切斷,常不易恢復,應做好心理護理,囑病人少飲水,多進糊狀物,進食時頭偏向一側。
第四節(jié)后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jié) 概 述
第二節(jié) 心內手術的基礎
重點和難點
1.體外循環(huán):是將回心的靜脈血從上、下腔靜脈或右心房引出體外,在人工心肺機內進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再由血泵輸回體內動脈.在心肺轉流下,可阻斷心臟血流,進行心內直視手術操作.
2.人工心肺機的主要部件:(1)血泵(人工心):用以代替心臟的排血功能,驅動氧合器內的氧合血輸回體內動脈進行循環(huán)。(2)氧合器(人工肺):用以代替肺的呼吸功能,氧合靜脈血,排出二氧化碳。(3)變溫器:用以降低或升高血液的溫度。(4)過濾器:用以過濾血中的血小板、纖維素等碎屑。
3.體外循環(huán)多與低溫結合在心內手術中的應用:即在開始轉流時并行血液降溫(30-25℃),以降低代謝,減少轉流量、左心回血量和心肌細胞的損傷,待心內手術即將結束時,再將血液溫度回升至常溫。
4.體外循環(huán)后的生理變化:(1)代謝改變:以代謝性酸中毒較多見,與組織灌注不良有關。(2)電介質失衡:突出的是 低血鉀,與術前服用利尿劑和轉流中尿量過多有關。(3)血液改變:最明顯的是紅細胞破壞和凝血機制異常。(4)腎、肺等器官的功能減退。
第三節(jié)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病人的護理
重點和難點
動脈導管結扎手術后的護理
1.病情監(jiān)護:進行心電監(jiān)護;觀察生命體征;心電圖、動脈血氧飽和度等
2.胸膜腔閉式引流;按常規(guī)護理。
3.防寒保暖,做好呼吸道護理:觀察呼吸情況,指導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給氧氣霧化吸入,讓病人吹氣球,深呼吸訓練器;;若有呼吸道感染,及時給予抗生素。
4.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1)高血壓:如術后血壓高于術前4.5kPa以上,應遵醫(yī)囑給予降壓藥。(2)喉返神經損傷:單純性聲音嘶啞,囑病人禁聲休息,一般1-2月可恢復。術后發(fā)音低微,失聲且有飲水嗆咳,考慮為喉返神經誤扎或切斷,常不易恢復,應做好心理護理,囑病人少飲水,多進糊狀物,進食時頭偏向一側。
第四節(jié)后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病人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