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3.1原因分析 熱脹冷縮是絕大多數(shù)物體的基本物理性能,砌體也不例外。由于溫度變化不均勻使砌體產(chǎn)生不均勻收縮,或者砌體的伸縮受到不均勻的約束,溫度應力超過砌體強度,而引起砌體開裂。
常見的是砌體長度過長,砌體伸縮在上層大而在基礎處小而引起開裂。故應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伸縮縫。
此外,由于混凝土屋蓋,混凝土圈梁與砌體的溫度膨脹系數(shù)不同在溫度變化時會使墻體產(chǎn)生裂縫。
3.2預防措施
3.2.1 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如是否采暖,所處地點溫度變化等)設置伸縮縫。
3.2.2 在施工中要保證伸縮縫的合理作法,使之能起作用。
3.2.3 屋面如為整澆混凝土、或雖為裝配式屋面板,但其上有整澆混凝土面層,則要留好施工帶,待一段時間再澆帶中間混凝土,這樣可避免混凝土收縮及兩種材料因溫度線脹系數(shù)不同而引起的協(xié)調(diào)變形,從而避免裂縫。
3.2.4 在屋面保溫層施工的期間如遇高溫季節(jié),很容易因溫度變化急劇而導致屋面開裂。故屋面施工避開高溫季節(jié)。
3.2.5 遇有長的現(xiàn)澆屋面混凝土挑檐,可分段施工,預留伸縮縫,以避免混凝土伸縮對墻體的不良影響。
4.建筑材料使用不當
4.1原因分析 在南方地區(qū)對開裂砌體的統(tǒng)計分析證明,使用煤渣磚的砌體極易產(chǎn)生裂縫,主要原因是煤渣磚的原材料及生產(chǎn)工藝與普通粘土磚不同,其線膨脹系數(shù)與粘土磚亦不同。
4.2預防措施 對煤渣磚砌體裂縫只有在設計中選擇其他材料的辦法,結(jié)構構造上的防治措施,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5.構造措施處理不同
5.1原因分析 不少砌體結(jié)構由于墻體布置不當,構造柱設置不合理,梁墊設計不合理等造成砌體的開裂。
5.2預防措施 加強圖紙設計審查
6.砌體裂縫處理與加固在砌體裂縫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清楚以后,則應按裂縫砌體的危害程度采用不同的加固補強措施。
6.1灌漿加固方法 當裂縫較細、縫數(shù)量較少、裂縫已基本穩(wěn)定時,可采用灌漿加固方法。對灌漿加固的強度,必要時可做試驗來檢驗。試驗的方法是:用同樣的材料做兩個或四個試驗砌體柱。分為兩組,一組用壓力機先壓裂,再灌漿,然后對兩組砌體柱做破壞試驗進行對比,如灌漿補強的砌體與原砌體強度基本相同,則認為補強合格。根據(jù)以往的試驗表明,灌漿后加固后的砌體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原砌體的強度。
灌漿用的材料有純水泥漿、水泥砂漿,水玻璃砂漿或水泥石灰漿。在砌體修補中,多用純水泥漿;因純水泥漿的可灌性較好,可順利地貫通外露的孔隙,對于寬度為3.0mm左右的裂縫可以灌實。實際裂縫寬度大于5.0mm時,可采用水泥砂漿。裂縫細小時,可采用壓力灌漿。下面給出一些灌縫材料配合比(見表一),可供參考。表中稀漿一欄適用于0.3—1.0mm寬的裂縫;稠漿適用于1.0—5.0mm的裂縫;砂漿適用于寬度大于5.0mm的裂縫。
以純水泥漿補強為例,其施工順序為:
步驟一 清理裂縫,使裂縫的通道貫通無堵塞;
步驟二 用加有促凝劑的1:2水泥砂漿嵌縫,以避免灌漿時,漿體外溢;
步驟三 用電鉆或手錘在裂縫上端制成灌漿孔或灌漿嘴;
步驟四 用1:10的稀水泥漿沖洗裂縫一遍,并檢查裂縫通道的流通情況,同時將裂縫周邊的砌體浸濕;
步驟五 灌入3:7或2:8的純水泥漿;
步驟六 將裂縫補強處局部養(yǎng)護。
3.1原因分析 熱脹冷縮是絕大多數(shù)物體的基本物理性能,砌體也不例外。由于溫度變化不均勻使砌體產(chǎn)生不均勻收縮,或者砌體的伸縮受到不均勻的約束,溫度應力超過砌體強度,而引起砌體開裂。
常見的是砌體長度過長,砌體伸縮在上層大而在基礎處小而引起開裂。故應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伸縮縫。
此外,由于混凝土屋蓋,混凝土圈梁與砌體的溫度膨脹系數(shù)不同在溫度變化時會使墻體產(chǎn)生裂縫。
3.2預防措施
3.2.1 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如是否采暖,所處地點溫度變化等)設置伸縮縫。
3.2.2 在施工中要保證伸縮縫的合理作法,使之能起作用。
3.2.3 屋面如為整澆混凝土、或雖為裝配式屋面板,但其上有整澆混凝土面層,則要留好施工帶,待一段時間再澆帶中間混凝土,這樣可避免混凝土收縮及兩種材料因溫度線脹系數(shù)不同而引起的協(xié)調(diào)變形,從而避免裂縫。
3.2.4 在屋面保溫層施工的期間如遇高溫季節(jié),很容易因溫度變化急劇而導致屋面開裂。故屋面施工避開高溫季節(jié)。
3.2.5 遇有長的現(xiàn)澆屋面混凝土挑檐,可分段施工,預留伸縮縫,以避免混凝土伸縮對墻體的不良影響。
4.建筑材料使用不當
4.1原因分析 在南方地區(qū)對開裂砌體的統(tǒng)計分析證明,使用煤渣磚的砌體極易產(chǎn)生裂縫,主要原因是煤渣磚的原材料及生產(chǎn)工藝與普通粘土磚不同,其線膨脹系數(shù)與粘土磚亦不同。
4.2預防措施 對煤渣磚砌體裂縫只有在設計中選擇其他材料的辦法,結(jié)構構造上的防治措施,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5.構造措施處理不同
5.1原因分析 不少砌體結(jié)構由于墻體布置不當,構造柱設置不合理,梁墊設計不合理等造成砌體的開裂。
5.2預防措施 加強圖紙設計審查
6.砌體裂縫處理與加固在砌體裂縫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清楚以后,則應按裂縫砌體的危害程度采用不同的加固補強措施。
6.1灌漿加固方法 當裂縫較細、縫數(shù)量較少、裂縫已基本穩(wěn)定時,可采用灌漿加固方法。對灌漿加固的強度,必要時可做試驗來檢驗。試驗的方法是:用同樣的材料做兩個或四個試驗砌體柱。分為兩組,一組用壓力機先壓裂,再灌漿,然后對兩組砌體柱做破壞試驗進行對比,如灌漿補強的砌體與原砌體強度基本相同,則認為補強合格。根據(jù)以往的試驗表明,灌漿后加固后的砌體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原砌體的強度。
灌漿用的材料有純水泥漿、水泥砂漿,水玻璃砂漿或水泥石灰漿。在砌體修補中,多用純水泥漿;因純水泥漿的可灌性較好,可順利地貫通外露的孔隙,對于寬度為3.0mm左右的裂縫可以灌實。實際裂縫寬度大于5.0mm時,可采用水泥砂漿。裂縫細小時,可采用壓力灌漿。下面給出一些灌縫材料配合比(見表一),可供參考。表中稀漿一欄適用于0.3—1.0mm寬的裂縫;稠漿適用于1.0—5.0mm的裂縫;砂漿適用于寬度大于5.0mm的裂縫。
以純水泥漿補強為例,其施工順序為:
步驟一 清理裂縫,使裂縫的通道貫通無堵塞;
步驟二 用加有促凝劑的1:2水泥砂漿嵌縫,以避免灌漿時,漿體外溢;
步驟三 用電鉆或手錘在裂縫上端制成灌漿孔或灌漿嘴;
步驟四 用1:10的稀水泥漿沖洗裂縫一遍,并檢查裂縫通道的流通情況,同時將裂縫周邊的砌體浸濕;
步驟五 灌入3:7或2:8的純水泥漿;
步驟六 將裂縫補強處局部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