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今天讀了《光輝的旗幟》這本書后,我的心中不禁涌起澎湃的愛國情懷。
本書講述了雛鷹行動隊(雛鷹行動隊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是一群優(yōu)秀的小學生代表)帶領讀者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尋訪優(yōu)秀黨員,宣傳我們周圍的優(yōu)秀事跡,以實際行動,讓黨的光輝閃耀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本書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有關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的。1952年10月12日中午,突然飛來四架敵機,在埋伏區(qū)投下幾顆燃燒彈,有一顆正落在邱少云身邊。四散飛迸的燃燒液濺到了邱少云的腿上,他頓時成了一個火球,其實,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條水溝,他只要后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兒,身上的烈火就可熄滅,但他深知,這樣會暴露目標。他犧牲自己,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在持續(xù)燃燒的烈火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下午五點,經過40多分鐘,戰(zhàn)士們攻占了391高地。戰(zhàn)友們都說,邱少云沒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第二個故事有關黃繼光的。1952年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部隊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xù)多次沖鋒都沒成功。在這關鍵時刻,他主動要求參加攻堅小組,負責消滅這個火力點。在戰(zhàn)斗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zhàn)友犧牲了,黃繼光也身負重傷,可他不顧一切地爬到敵人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光榮犧牲。
我被他們的事跡感動著,我被他們的愛黨之情感動著,我更被他們的勇氣激勵著。90年前的中國,列強侵略、軍閥混戰(zhàn)、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中國的前途究竟在哪里?無數(shù)志士仁人苦苦探尋著。而我們現(xiàn)在呢?生活是多么美好:新鮮的蔬果,干凈的衣服,毛茸茸的玩具,搞笑的漫畫書……這麼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有家人的呵護,老師的教導,朋友的友情……在以前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和平”,離人們太遠。今天,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帶領全國人民建設美好家園,開創(chuàng)和諧盛世,中華大地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九十年風風雨雨,九十年歷盡滄桑,九十年勵精圖治,九十年燦爛輝煌,換來了祖國繁榮昌盛,換來了人民幸福安康。沒有偉大的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偉大的黨,就沒有國富民強!我們把美好的夢想層層堆砌,讓高瞻遠矚的目光投向時間的前沿,審視昨天,展望未來,沿著金光大道,一步一步靠近我們心中向往的地方。
讓我們暢想美好的明天,走向美好的未來!
譚山中心小學四年級:劉騏
本書講述了雛鷹行動隊(雛鷹行動隊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是一群優(yōu)秀的小學生代表)帶領讀者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尋訪優(yōu)秀黨員,宣傳我們周圍的優(yōu)秀事跡,以實際行動,讓黨的光輝閃耀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本書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有關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的。1952年10月12日中午,突然飛來四架敵機,在埋伏區(qū)投下幾顆燃燒彈,有一顆正落在邱少云身邊。四散飛迸的燃燒液濺到了邱少云的腿上,他頓時成了一個火球,其實,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條水溝,他只要后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兒,身上的烈火就可熄滅,但他深知,這樣會暴露目標。他犧牲自己,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在持續(xù)燃燒的烈火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下午五點,經過40多分鐘,戰(zhàn)士們攻占了391高地。戰(zhàn)友們都說,邱少云沒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第二個故事有關黃繼光的。1952年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部隊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xù)多次沖鋒都沒成功。在這關鍵時刻,他主動要求參加攻堅小組,負責消滅這個火力點。在戰(zhàn)斗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zhàn)友犧牲了,黃繼光也身負重傷,可他不顧一切地爬到敵人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光榮犧牲。
我被他們的事跡感動著,我被他們的愛黨之情感動著,我更被他們的勇氣激勵著。90年前的中國,列強侵略、軍閥混戰(zhàn)、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中國的前途究竟在哪里?無數(shù)志士仁人苦苦探尋著。而我們現(xiàn)在呢?生活是多么美好:新鮮的蔬果,干凈的衣服,毛茸茸的玩具,搞笑的漫畫書……這麼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有家人的呵護,老師的教導,朋友的友情……在以前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和平”,離人們太遠。今天,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帶領全國人民建設美好家園,開創(chuàng)和諧盛世,中華大地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九十年風風雨雨,九十年歷盡滄桑,九十年勵精圖治,九十年燦爛輝煌,換來了祖國繁榮昌盛,換來了人民幸福安康。沒有偉大的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偉大的黨,就沒有國富民強!我們把美好的夢想層層堆砌,讓高瞻遠矚的目光投向時間的前沿,審視昨天,展望未來,沿著金光大道,一步一步靠近我們心中向往的地方。
讓我們暢想美好的明天,走向美好的未來!
譚山中心小學四年級:劉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