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雷丸 《本經(jīng)》
為多孔菌科雷丸菌的菌核。我國西北、西南、華南諸省均產(chǎn),以四川、湖北、云南、貴州等地產(chǎn)量最多。春、秋、冬三季可采收。但以8-9月采收為多,洗凈曬干,入丸散劑。
別名:竹苓。
處方用名:雷丸、白雷丸。
藥用部分;菌核。
性味:苦、寒。有小毒。
歸經(jīng):胃、大腸經(jīng)。
功能;殺蟲。
主治與應(yīng)用:
有殺蟲作用,主要用治絳蟲和蛔蟲病。因雷丸所含雷丸素,為驅(qū)蟲有效成分,在60OC左右即易破壞,故宜生用作丸散劑服。單用或與木香、檳榔、鳥梅等配伍。
用量:每次3-6克,研末吞服;每天2-3次,連服三天。
參考資料:
本品含蛋白酶(雷丸素)及鈣、鋁、鎂等。
(七) 鶴虱 《新修本草》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名精的果實。另一種為傘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野胡蘿卜的干燥成熟果實。曬干。生用或炒用。
別名;南鶴虱、天名精實。
處方用名;鶴虱。
藥用部分;成熟果實。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歸經(jīng):脾、胃經(jīng)。
功能;殺蟲。
主治與應(yīng)用:
多用于蛔蟲、蟯蟲、絳蟲等多種寄生蟲病??蓡斡米鞒缮┓?。亦可配伍苦櫟根皮、檳榔等用。如化蟲丸。
用量:3-9克。
為多孔菌科雷丸菌的菌核。我國西北、西南、華南諸省均產(chǎn),以四川、湖北、云南、貴州等地產(chǎn)量最多。春、秋、冬三季可采收。但以8-9月采收為多,洗凈曬干,入丸散劑。
別名:竹苓。
處方用名:雷丸、白雷丸。
藥用部分;菌核。
性味:苦、寒。有小毒。
歸經(jīng):胃、大腸經(jīng)。
功能;殺蟲。
主治與應(yīng)用:
有殺蟲作用,主要用治絳蟲和蛔蟲病。因雷丸所含雷丸素,為驅(qū)蟲有效成分,在60OC左右即易破壞,故宜生用作丸散劑服。單用或與木香、檳榔、鳥梅等配伍。
用量:每次3-6克,研末吞服;每天2-3次,連服三天。
參考資料:
本品含蛋白酶(雷丸素)及鈣、鋁、鎂等。
(七) 鶴虱 《新修本草》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名精的果實。另一種為傘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野胡蘿卜的干燥成熟果實。曬干。生用或炒用。
別名;南鶴虱、天名精實。
處方用名;鶴虱。
藥用部分;成熟果實。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歸經(jīng):脾、胃經(jīng)。
功能;殺蟲。
主治與應(yīng)用:
多用于蛔蟲、蟯蟲、絳蟲等多種寄生蟲病??蓡斡米鞒缮┓?。亦可配伍苦櫟根皮、檳榔等用。如化蟲丸。
用量: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