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臨床護理:孩子常見病癥的護理要點

字號:

發(fā)熱
    發(fā)熱是兒童時期許多疾病發(fā)生過程中一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兒童的正常體溫在一晝夜間會有一定的波動,但波動的范圍不會超過1度。
    正常體溫肛門溫度36.9~37.5度。
    腋溫36~37度。
    舌下溫度較肛門溫度低0.3~0.5度。
    一般認為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度以上,則認為是“發(fā)熱”。
    發(fā)熱的分度:低熱37.5~38度。
    中度發(fā)熱38.1-38.9度。
    高熱39度以上。
    病因
    1、感染性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霉菌、原蟲、寄生蟲所引起的感染。
    2、非感染性惡性腫瘤、白血病;結締組織疾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護理要點:
    1、體溫在38.9℃以下,物理降溫。
    冷濕敷、溫水洗澡、擦浴。
    2、體溫在39℃以上,藥物降溫。
    3、臥床休息多飲水。
    4、注意孩子精神狀態(tài)和病情變化。
    驚厥
    常常是突然發(fā)生,發(fā)作時兩眼凝視,口吐泡沫,四肢抽動,甚至大小便失禁。
    護理要點:
    1、讓患兒馬上躺平側臥,防止嘔吐物誤吸入氣管窒息。
    2、將紗布包裹的壓舌板放人口腔內的上下磨牙之間,防止舌咬傷。
    嘔吐:
    可以是單獨出現(xiàn),也可以與其他癥狀同時存在。首先須注意:
    (1)嘔吐物的性狀與顏色:嘔吐物是否有酸臭等異味,有否含有咖啡色樣的物體。
    (2)嘔吐的同時是否伴腹瀉、腹痛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嘔吐的同時是否有咳嗽、流涕、氣急等。
    (4)嘔吐的同時是否伴有發(fā)熱、精神萎糜、頭痛等。
    護理要點:
    (1)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如睡覺時嘔吐,馬上給予側臥位)
    (2)嘔吐時僅有少量咳嗽或無其他癥狀時,吐后小兒精神狀態(tài)良好,繼續(xù)觀察。
    (3)如嘔吐呈噴射狀并伴發(fā)熱、精神萎、腹痛加劇等癥狀,應送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