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推行“三訪工作制度切實轉變干部思想作風”

字號:

為了進一步適應當前農村基層工作要求,加快村鎮(zhèn)基層組織職能轉變步伐,不斷改進工作方法,轉變工作作風,切實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在鎮(zhèn)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全鎮(zhèn)按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黨員干部思想作風方面的新思路新舉措,自2005年8月起,在全鎮(zhèn)機關黨員干部中認真開展了以接訪、約訪和下訪為主要內容的“三訪”工作,按照機制健全、程序規(guī)范、責任明確、管理考核嚴格的總體要求,有效地促進了“三訪”工作制度的順利實施。全鎮(zhèn)機關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執(zhí)政為民的意識明顯增強,各項工作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的良好局面。
    一、基本情況
    河東店鎮(zhèn)地處漢臺城區(qū)以北,與勉縣、留壩縣連山連水,經濟文化秉承古老的鎮(zhèn)域特色,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浪潮沖擊下,顯露著初端。全鎮(zhèn)農業(yè)結構調整如火如荼,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深化改制一浪熱過一浪,城鎮(zhèn)功能逐步完善,而尤其是處于社會轉型期的廣大農村朋友們,他們渴望致富、愿意以自已的辛勤勞動享受幸福良好的生活。這就極其迫切地要求有一支思想作風過硬、能認真服務群眾、積極傾聽群眾意見和呼聲的黨員干部隊伍。為此,鎮(zhèn)黨委緊扣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條主線,緊緊抓住先進性教育工作重點,突出學習教育提高認識這個中心,在對《先進性教育讀本》、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等三項制度學習的基礎上,立足政府職能轉變、機關干部作風轉變和黨員干部工作內容的變化、農村發(fā)展穩(wěn)定的要求和需要,及時研究制定了“三訪”工作制度,重點解決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為民服務,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工作開展、經濟發(fā)展和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問題,把黨的先進性體現(xiàn)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當中,達到了以活動促工作,以工作促活動的目標要求,受到了全鎮(zhèn)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二、具體做法與特點
    (一)嚴格工作程序,確保不走過場。鎮(zhèn)上專門成立了“三訪”辦公室,作為對外接待群眾來信來訪的窗口和場所,以及提供信訪咨詢和受理群眾信訪的專門部門,同時承擔著對信訪件的處理和監(jiān)督考核。確定了一名主要領導主抓“三訪”工作,機關各部門按照其部門工作職責,分別承擔由“三訪”辦轉來的在本部門職責范圍內與本部門職責機關的信訪件的辦理工作。各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負相應的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從而為“三訪”工作制度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展。
    (二)注重“三訪”形式,突出解決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服務型政府,及時妥善有效地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把基層和群眾的需要變?yōu)樽约旱男袆邮菍嵤叭L”工作制度的根本出發(fā)點。接訪是傳統(tǒng)的接待上訪群眾、提供咨詢和受理群眾來信來訪的工作,約訪是指在接待工作中或信訪件中辦理過程中,區(qū)別不同情況實行電話預約接待辦理的方法,下訪是指主動訪問群眾,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處理基層群眾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以及對基層進行指導的工作。其中約訪和下訪是對傳統(tǒng)信訪工作形式的豐富和深化,它變被動受理上訪為主動與群眾溝通,主動發(fā)現(xiàn)矛盾問題苗頭的重要措施,方便了以源頭上預防導致各類信訪件的發(fā)生,是有效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手段。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突出“下訪”,要求干部采取走訪、約訪、暗訪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在村頭、田間同群眾躕膝談心訪貧問苦,面對面地認真聽取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詳細了解村民思想動態(tài),農戶間的矛盾糾紛和急、難、險事,對能解決的當場予以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將原因向群眾解釋清楚,并向群眾承諾在限定時間內辦結。同時,還把下訪受理解決疑難問題同送服務辦實事相結合,讓群眾在融洽的氛圍中反映問題,形成了干群相互支持相互信賴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三訪”機制,注重實際效果。為確?!叭L”工作制度落到實處,我們采取了六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實行干部“三訪”工作日志制度,鎮(zhèn)上統(tǒng)一印制了《干部三訪工作日志》,配發(fā)給每個干部,由“三訪”對象及村干部在黨員干部走訪談時確認簽字,從而有效地杜絕了弄虛作假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二是實行信訪件辦結制度。凡屬一般性且辦理責任明確的信訪件,由當然的責任部門落實辦理,辦理時間不能超過1周時間;凡問題比較復雜、涉及兩個以上部門,需協(xié)同辦理的,辦理時限不能超過1個月;對那些處理難度相當大,缺少辦案條件和時機的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辦結時限,做到件件有回復、有落實。三是建立了督查制度。鎮(zhèn)“三訪”辦根據(jù)每一信訪件的具體情況和辦理要求,視其重要程序和緊迫性,及時采取了解情況、催促辦理、督查辦理的辦法,主要領導還親自參與調查了解,親自督促落實,確保了各信訪件的及時辦結。四是制定了信訪件辦理反饋制度。對那些重大信訪件的辦理,承辦部門要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將存在的難點問題及辦理方案措施及時向領導逐步反饋。各承辦部門在信訪件辦結后,也要及時反饋辦理結果并征詢意見。五是實行了嚴格的立即處罰制度。規(guī)定凡接待群眾不熱情、語言生硬的、對信訪件的辦理不認真、畏難推諉的、不按《實施辦法》和工作制度要求開展工作的、工作不力,應及時解決而不能妥善解決,甚至辦人情案、收受賄賂而造成群眾投訴或越級上訪不良后果的,在立即給予經濟處罰的同時予以黨紀、政紀處理。六是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獎罰分明。鎮(zhèn)黨委要將“三訪”工作列入了干部年度工作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采取與干部簽訂《三訪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辦法,規(guī)定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年終不得評為先進,同時給予相應的批評教育或經濟處罰,考核評為優(yōu)秀的,給予獎勵。從而從制度上保障了“三訪”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取得實效。
    三、取得的實際效果
    通過扎實認真的“三訪”工作的開展,讓群眾看到了政府切實為民辦事的決心和信心,整個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是:
    (一)轉變了干部的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三訪”工作開展以來,鎮(zhèn)機關黨員干部紛紛深入農村基層,受理、解決和協(xié)調處理信訪案件,摸排信訪隱患,以自身的行動感動了群眾,取得了群眾的信任,從而更加密切了干群關系。
    (二)解決了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農村社會穩(wěn)定,工作中對那些久托未解決的信訪積案,在信訪戶和一些可能出現(xiàn)越級上訪苗頭性案件采取了領導包抓的辦法予以集中解決,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安居樂業(yè)的祥和局面在全鎮(zhèn)處處可見。
    (三)暢通信訪渠道,健全了信訪機制。工作實施中,各部門(單位)都采取了多種措施,方便群眾辦事和反映問題,如采取設立了“書記接待日”、公布職能部門責任人電話號碼等暢通了信訪渠道。同時不定期開展信訪不穩(wěn)定因素排查調處會,對排查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形成了良好的信訪預警機制,促進了信訪件的有效解決。據(jù)統(tǒng)計“三訪”工作開展以來,全鎮(zhèn)信訪總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0%。
    四、幾點啟示
    通過開展“三訪”工作以來的巨大變化,我們深深地感到“三訪”工作教育了干部,使干部明確了新形勢下轉變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極端重要性,全鎮(zhèn)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執(zhí)政為民意識明顯增強。由此,我們也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1、領導重視是關鍵。開展“三訪”工作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工作,必須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形成合力,從而為整個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2、提高認識是前提。宣傳“三訪”工作能深入人心并取得成效,必須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使干部明確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把政府的文件變?yōu)樽杂X的行動。這是“三訪”工作取得實效的前提。
    3、解決問題是核心。認真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民心、順民意,切實改變群眾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增加群眾收入,這是“三訪”工作的核心所在。
    4、群眾滿意是根本。通過改變作風和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最終都落腳在看群眾是否高興、是否滿意這一根本出發(fā)點上。只有這樣,才能說“三訪”工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