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鋼筋骨架制作與吊裝
一.配筋前應將鋼筋調(diào)直,要求主筋無局部彎折,鋼筋接頭采用電焊焊接,骨架制作時應嚴格符合設計尺寸,以免過大難以放入孔中。
二.每根樁鋼筋骨架應盡量一次制成,如骨架過長時,亦可根據(jù)吊裝設備的起吊高度,采取分段制作的方法。每段長度不宜超過10m,各段段鋼筋骨架之間的鋼筋接頭,可采用搭接焊接方法。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鋼筋接頭應順圓周方向排列,在骨架內(nèi)側(cè)不能形成錯臺。
2.距每個接頭50㎝范圍內(nèi)的箍筋,可待兩段鋼筋骨架焊接后再做。
三.鋼筋骨架除設計規(guī)定設置外,并每隔2m可增設直徑16㎜加勁箍筋一道,以增強吊裝的剛度。
四.運輸鋼筋骨架時,應保證不彎曲、變形,如需作遠距離運輸時,可采用兩輛特制平板四吊運。在場內(nèi)臺需人工抬運骨架時吊點應分布均勻,以保持骨架平順,試設專人指揮確保安全。
五.骨架吊裝前應丈量孔深,檢查淤泥沉積厚度和有無坍孔現(xiàn)象,經(jīng)檢查符合要求后,可將鉆孔設備及腳手架折除,以便骨架就位。
六、為保證鋼筋骨架在起吊過程中不彎曲、變形,起吊時在吊點處的骨架內(nèi)部應有臨時加固措施。吊繩不得吊抬單根鋼筋,通??稍诘觞c處綁設短杉桿以增加骨架剛度,待骨架進入樁孔就位時由下而上逐個解去綁繩,取出杉桿。
七、保證骨架外圍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護層,骨架吊裝下孔前,可沿孔壁四周掛設Ø38鋼筋或鋼管6~12根(按鉆孔直徑大小決定根數(shù),沿圓周均勻布置)作為導向桿,長度約為骨架的1/2~2/3。當灌注混凝土接近導向桿底部時即可拔出。亦可順骨架長向每隔2m,在同一截面的加勁箍上對稱設置混凝土環(huán)形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
八、為了保證骨架在起吊過程中不發(fā)生彎曲,宜采用兩點起吊,當骨架吊起達到垂直后將骨架移至孔口,此時應檢查骨架是否順直,若有彎曲,應經(jīng)守調(diào)直后再往下落。
九、骨架下落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骨架居中,不得碰撞井壁,骨架入孔后,下落速度要均勻,不宜猛落,就位后使骨架軸線與樁軸線吻合。
十、鋼筋骨架吊裝入孔達到設計標高后,將骨架調(diào)正在孔口中心。在井口固定于小鋼軌或井字形方木上,防止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骨架浮起或位移。
十一、吊裝骨架入孔過程中,應設專人加水,以保持孔內(nèi)水位不落。
第四節(jié) 灌注水下混凝土
一、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多采用導管法施工,導管是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通道,因此,選擇合適的導管才能保證灌注混凝土的順利進行。導管直徑一般為25~30㎝,并應使導管(包括法蘭盤的直徑)與骨架內(nèi)徑周圍留有必要的間距,以便導管自由拔出。導管內(nèi)壁要求光滑,內(nèi)徑一致,兩端焊有法蘭盤,導管組裝時接頭必須密合不漏水。在第一次使用前應進行預拼裝和誡壓。
新導管進場應按照灌注時需用長度,事先在平整的場地上拼裝好,經(jīng)檢查導管直順,接頭嚴密不漏水,管內(nèi)光滑試球暢通無阻,最后并應作漏水試驗,觀察無漏水現(xiàn)象方可使用。
二、導管內(nèi)使用的混凝土止水球或木球膠墊大小要合適(大于導管內(nèi)徑1㎝),安裝要正,不能漏漿。止水球應安裝在導管內(nèi)水面以上約20㎝處。亦可安設特制活門代替止水球。
三、在試壓好的導管表面用磁漆標出0.5m一格的連續(xù)標尺,并注明導管全長尺度,以便灌注混凝土時掌握提升高度及埋入深度。
四、導管吊入鉆孔中的深度應使導管下口與鉆孔底留有30~40㎝的距離,以便灌注混凝土時木球能沖出導管。
五、導管上的漏斗箱應有一定的高度,保證漏斗內(nèi)的混凝土的頂面高出孔中水位以上的距離,對清水護壁為3~4㎝,在泥漿護壁時應酌量提高。
六、在配制水下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為防止灌注時發(fā)生卡管和露筋事故,使用的石料不宜過大,粗骨料的粒徑應小于鋼筋凈距的1/4;
2、為了保證混凝土的灌注質(zhì)量,混凝土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低于350kg,使用的混凝土強度應比設計要求提高20%。
3、為使混凝土有足夠的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可采用16~20㎝,如在鋼筋密集處可使用小口徑導管輸送混凝土時,坍落度可增至22㎝。拌和時應嚴格控制水量,拌和時間不少于2分鐘。
七、灌注水下混凝土時,開始第一次灌注是否能成功地用混凝土將導管內(nèi)水壓出,并順利地埋住導管口,形成導管中混凝土與樁孔中的護壁漿的隔離,是決定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敗的關(guān)鍵,因此在開始灌注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開始藻注混凝土時,應先用一盤砂漿(即將配比中石子抽出)灌入止水球或特別活門上方,然后再將已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漏斗,避免混凝土在儲備過程中將出口堵塞。
2、開始灌注混凝土前,為保證有相當數(shù)量的混凝土能將導管下部埋置起來,阻止水侵入導管。
3、為保證灌注混凝土后能提升一節(jié)(1~1.5m)導管,并使導管下口埋在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少于1m,因此開始灌注混凝土時,除漏斗中混凝土儲備夠量外,并有三四輛小車儲備,剪球后混凝土下砸,孔口翻漿待漏斗中混凝土快漏完時,及時灌注儲備在小車上的混凝土。
一.配筋前應將鋼筋調(diào)直,要求主筋無局部彎折,鋼筋接頭采用電焊焊接,骨架制作時應嚴格符合設計尺寸,以免過大難以放入孔中。
二.每根樁鋼筋骨架應盡量一次制成,如骨架過長時,亦可根據(jù)吊裝設備的起吊高度,采取分段制作的方法。每段長度不宜超過10m,各段段鋼筋骨架之間的鋼筋接頭,可采用搭接焊接方法。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鋼筋接頭應順圓周方向排列,在骨架內(nèi)側(cè)不能形成錯臺。
2.距每個接頭50㎝范圍內(nèi)的箍筋,可待兩段鋼筋骨架焊接后再做。
三.鋼筋骨架除設計規(guī)定設置外,并每隔2m可增設直徑16㎜加勁箍筋一道,以增強吊裝的剛度。
四.運輸鋼筋骨架時,應保證不彎曲、變形,如需作遠距離運輸時,可采用兩輛特制平板四吊運。在場內(nèi)臺需人工抬運骨架時吊點應分布均勻,以保持骨架平順,試設專人指揮確保安全。
五.骨架吊裝前應丈量孔深,檢查淤泥沉積厚度和有無坍孔現(xiàn)象,經(jīng)檢查符合要求后,可將鉆孔設備及腳手架折除,以便骨架就位。
六、為保證鋼筋骨架在起吊過程中不彎曲、變形,起吊時在吊點處的骨架內(nèi)部應有臨時加固措施。吊繩不得吊抬單根鋼筋,通??稍诘觞c處綁設短杉桿以增加骨架剛度,待骨架進入樁孔就位時由下而上逐個解去綁繩,取出杉桿。
七、保證骨架外圍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護層,骨架吊裝下孔前,可沿孔壁四周掛設Ø38鋼筋或鋼管6~12根(按鉆孔直徑大小決定根數(shù),沿圓周均勻布置)作為導向桿,長度約為骨架的1/2~2/3。當灌注混凝土接近導向桿底部時即可拔出。亦可順骨架長向每隔2m,在同一截面的加勁箍上對稱設置混凝土環(huán)形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
八、為了保證骨架在起吊過程中不發(fā)生彎曲,宜采用兩點起吊,當骨架吊起達到垂直后將骨架移至孔口,此時應檢查骨架是否順直,若有彎曲,應經(jīng)守調(diào)直后再往下落。
九、骨架下落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骨架居中,不得碰撞井壁,骨架入孔后,下落速度要均勻,不宜猛落,就位后使骨架軸線與樁軸線吻合。
十、鋼筋骨架吊裝入孔達到設計標高后,將骨架調(diào)正在孔口中心。在井口固定于小鋼軌或井字形方木上,防止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骨架浮起或位移。
十一、吊裝骨架入孔過程中,應設專人加水,以保持孔內(nèi)水位不落。
第四節(jié) 灌注水下混凝土
一、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多采用導管法施工,導管是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通道,因此,選擇合適的導管才能保證灌注混凝土的順利進行。導管直徑一般為25~30㎝,并應使導管(包括法蘭盤的直徑)與骨架內(nèi)徑周圍留有必要的間距,以便導管自由拔出。導管內(nèi)壁要求光滑,內(nèi)徑一致,兩端焊有法蘭盤,導管組裝時接頭必須密合不漏水。在第一次使用前應進行預拼裝和誡壓。
新導管進場應按照灌注時需用長度,事先在平整的場地上拼裝好,經(jīng)檢查導管直順,接頭嚴密不漏水,管內(nèi)光滑試球暢通無阻,最后并應作漏水試驗,觀察無漏水現(xiàn)象方可使用。
二、導管內(nèi)使用的混凝土止水球或木球膠墊大小要合適(大于導管內(nèi)徑1㎝),安裝要正,不能漏漿。止水球應安裝在導管內(nèi)水面以上約20㎝處。亦可安設特制活門代替止水球。
三、在試壓好的導管表面用磁漆標出0.5m一格的連續(xù)標尺,并注明導管全長尺度,以便灌注混凝土時掌握提升高度及埋入深度。
四、導管吊入鉆孔中的深度應使導管下口與鉆孔底留有30~40㎝的距離,以便灌注混凝土時木球能沖出導管。
五、導管上的漏斗箱應有一定的高度,保證漏斗內(nèi)的混凝土的頂面高出孔中水位以上的距離,對清水護壁為3~4㎝,在泥漿護壁時應酌量提高。
六、在配制水下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為防止灌注時發(fā)生卡管和露筋事故,使用的石料不宜過大,粗骨料的粒徑應小于鋼筋凈距的1/4;
2、為了保證混凝土的灌注質(zhì)量,混凝土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低于350kg,使用的混凝土強度應比設計要求提高20%。
3、為使混凝土有足夠的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可采用16~20㎝,如在鋼筋密集處可使用小口徑導管輸送混凝土時,坍落度可增至22㎝。拌和時應嚴格控制水量,拌和時間不少于2分鐘。
七、灌注水下混凝土時,開始第一次灌注是否能成功地用混凝土將導管內(nèi)水壓出,并順利地埋住導管口,形成導管中混凝土與樁孔中的護壁漿的隔離,是決定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敗的關(guān)鍵,因此在開始灌注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開始藻注混凝土時,應先用一盤砂漿(即將配比中石子抽出)灌入止水球或特別活門上方,然后再將已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漏斗,避免混凝土在儲備過程中將出口堵塞。
2、開始灌注混凝土前,為保證有相當數(shù)量的混凝土能將導管下部埋置起來,阻止水侵入導管。
3、為保證灌注混凝土后能提升一節(jié)(1~1.5m)導管,并使導管下口埋在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少于1m,因此開始灌注混凝土時,除漏斗中混凝土儲備夠量外,并有三四輛小車儲備,剪球后混凝土下砸,孔口翻漿待漏斗中混凝土快漏完時,及時灌注儲備在小車上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