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 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以下是為大家準備的《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15首)》,供大家閱讀。
1.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一
《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宋之問〔唐代〕
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
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2.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二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宋之問〔唐代〕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3.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三
《送杜審言》
宋之問〔唐代〕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
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4.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四
《苑中遇雪應制》
宋之問〔唐代〕
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旂遙倚望春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5.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五
《靈隱寺》
宋之問〔唐代〕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6.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六
《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唐代〕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
7.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七
《陸渾山莊》
宋之問〔唐代〕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8.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八
《明河篇》
宋之問〔唐代〕
八月涼風天氣晶,萬里無云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曉落西山縱復橫。
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里。
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云母帳前初泛濫,水晶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9.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九
《扈從登封途中作》
宋之問〔唐代〕
帳殿郁崔嵬,仙游實壯哉。
曉云連幕卷,夜火雜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鳴萬乘來。
扈從良可賦,終乏掞天才。
10.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十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宋之問〔唐代〕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
舟凌石鯨度,槎拂斗?;亍?BR> 節(jié)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11.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十一
《經梧州》
宋之問〔唐代〕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
青林暗換葉,紅蕊續(xù)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
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12.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十二
《寒食江州滿塘驛》
宋之問〔唐代〕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xiāng)。
驛騎明朝發(fā)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13.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十三
《度大庾嶺》
宋之問〔唐代〕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14.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十四
《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宋之問〔唐代〕
候曉逾閩嶂,乘春望越臺。
宿云鵬際落,殘月蚌中開。
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抱葉玄猿嘯,銜花翡翠來。
南中雖可悅,北思日悠哉。
鬒發(fā)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
15.宋之問經典詩詞大全 篇十五
《渡漢江》
宋之問〔唐代〕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