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級建筑師輔導之建筑方案設計(6)

字號:

3.外部環(huán)境
    (1)相鄰關(guān)系
    1)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chǔ),綜合考慮采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wèi)生等要求確定。住宅日照標準應符合表1-1的規(guī)定,對于特定情況還應符合下列a、b的規(guī)定。
    住宅建筑日照標準表1-1
    建筑氣候區(qū)劃i、ii、iii、vii氣候區(qū)iv氣候區(qū)v、vi氣候區(qū)
    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
    日照標準日大寒日冬至日
    日照時數(shù)(h)≥2≥3≥1
    有效日照時間帶(h)(當?shù)卣嫣枙r)8~169~15
    計算起點日照時間底層窗臺面
    注:底層窗臺面是指距室內(nèi)地坪0.9m高的外墻位置。
    a.老年人住宅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標準;
    b.舊區(qū)改建的項目內(nèi)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標準。
    2)住宅至道路邊緣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1-2的規(guī)定。
    住宅至道路邊緣的最小距離表1-2
    路面寬度
    與住宅距離<6m6~9m>9m
    住宅面向道路無出入口高層235
    多層233
    有出入口2.55-
    住宅山墻面向道路高層1.524
    多層1.522
    注:1.當?shù)缆吩O有人行便道時,其道路邊緣指便道邊線;
    2.表中"一"表示住宅不應向路面寬度大于9m的道路開設出入口。
    3)住宅周邊設置的各類管線不應影響住宅的安全,并應防止管線腐蝕、沉陷、振動及受重壓。
    (2)公共服務設施
    1)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體育、商業(yè)服務、金融郵電、社區(qū)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
    2)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guī)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相對應,并應與住宅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3)道路交通
    1)每個住宅單元至少應有一個出入口可以通達機動車。
    2)道路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雙車道道路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2.5m;
    b.當盡端式道路的長度大于120m時,應在盡端設置不小于12mx12m的回車場地;
    c.當主要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相接;
    d.在抗震設防地區(qū),道路交通應考慮減災、救災的要求。
    3)無障礙通路應貫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坡道的坡度應符合表1-3的規(guī)定。
    坡道的坡度表1-3
    高度(m)1.501.000.75
    坡度≤1:20≤1:16≤1:12
    b.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廣場入口處應設緣石坡道,其坡面應平整,且不應光滑。坡度應小于1:20,坡寬應大于1.2m。
    c.通行輪椅車的坡道寬度不應小于1.5m。
    d.居住用地內(nèi)應配套設置居民自行車、汽車的停車場地或停車庫。
    (4)室外環(huán)境
    1)新區(qū)的綠地率不應低于30%。
    2)公共綠地總指標不應少于1m2/人。
    3)人工景觀水體的補充水嚴禁使用自來水。無護欄水體的近岸2m范圍內(nèi)及園橋、汀步附近2m范圍內(nèi),水深不應大于0.5m。
    4)受噪聲影響的住宅周邊應采取防噪聲措施。
    (5)豎向
    1)地面水的排水系統(tǒng)應根據(jù)地形特點設計,地面排水坡度不應小于0.2%。
    2)住宅用地的防護工程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臺階式用地的臺階之間應用護坡或擋土墻連接,相鄰臺地間高差大于1.5m時,應在擋土墻或坡比值大于0.5的護坡頂面加設安全防護設施;
    b.土質(zhì)護坡的坡比值不應大于0.5m;
    c.高度大于2m的擋土墻和護坡的上緣與住宅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其下緣與住宅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