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出血是常見的產科并發(fā)癥之一,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而產后出血又以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最為常見,宮縮乏力,多在分娩過程中已有宮縮乏力,延續(xù)至胎兒娩出后,出血特點是胎盤剝離延緩,在未剝離前陰道不流血或僅有少許流血,胎盤剝離后因子宮收縮乏力使子宮出血不止,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稱產后出血,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時減少出血者,產婦可出現失血性休克表現,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頭暈、脈細弱及血壓下降,檢查腹部時往往感到子宮輪廓不清,摸不到宮底,系因子宮松軟無收縮緣故,有時胎盤已剝離,但子宮無力將其排出,血液積聚于宮腔內,按摩推壓宮底部,可將胎盤及積血壓出。
1疾病知識指導
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包括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前、胎血腥娩出至產后2h以及產后2~24h三個時期,多發(fā)生在前二期。產后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國居首位,產后出血的易患因素有宮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血腥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產后24h內流血量超過500ml,繼發(fā)出血性休克及易于發(fā)生感染。
2輔助性檢查及治療知識指導
產后出血一般根據病史和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但確診凝血功能障礙性出血除病史和典型臨床表現外,主要依賴實驗室檢查,如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血漿魚精蛋白副凝集試驗等。
產后出血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和產科處理。藥物治療主要是止血,糾正失血性休克和控制感染。產科處理有子宮按摩、填塞宮腔、結扎子宮動脈、結扎髂內動脈、徒手剝離取出胎盤、軟產道修補縫合等,必要時需要手術切除子宮。
3護理知識指導
3.1心理支持與自我調適指導
3.1.1向產婦做好環(huán)境介紹和與產婦有關的儀器,操作目的與配合說明,減少產婦緊張、恐懼情緒。
3.1.2提供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保持床單清潔干燥。
3.2飲食與營養(yǎng)指導
產后出血的產婦因產后失血多,體力消耗大,飲食宜提供營養(yǎng)豐富、高熱量、高蛋白、高鐵、高維生素的熱湯類食物,可吃鮮活的雞、鴨、魚、肉、蛋、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烹飪方法有燉、煮、蒸、炒等。忌食生、冷、硬、刺激性強的食物,忌暴飲暴食。
3.3休息與活動指導
產后出血產婦宜臥床休息,以利體力恢復,24h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體力恢復良好者,可下床活動,但不可操之過急,活動應循序漸進,第一次下床前應先在床旁端坐20~30min后方可下床活動以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
3.4最常見的健康問題與護理指導
產后出血產婦最常見的問題是:
3.4.1疲乏,要求產婦臥床休息,注意血壓、脈搏、呼吸,觀察皮膚顏色、溫度、陰道流血性質與量,加強生活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多食富含鐵食物如瘦肉、動物內臟等,少量多餐,保持心情舒暢,在血色素恢復正常后,鼓勵下床。
3.4.2有感染的危險:工作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環(huán)境清潔,囑產婦臥床休息,加強營養(yǎng),可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勤換內衣內褲,勤換衛(wèi)生護墊,保持會陰清潔,用1∶2000高錳酸鉀液清洗會陰;注意保暖以免感冒,產褥期禁盆浴及性生活。
3.5用藥指導(宮縮劑)
縮宮素的用藥指導:縮宮素是婦產科臨床應用最普遍的藥物之一,是治療產后出血時的首選藥物,加強宮縮是治療宮縮乏力最迅速有效的出血方法,按摩子宮的同時,可肌注或靜脈緩慢推注縮宮素10u(加入20ml10%~25%葡萄糖液內),然后將縮宮素10~30u加于10%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以維持子宮處于良好的收縮狀態(tài)。
3.6出院指導
產后出血產婦因產后流血多,體力消耗大,故應較正常產褥期婦女有更多的休息及營養(yǎng),活動時間推遲并縮短,應根據個體體力恢復情況量力而行。
1疾病知識指導
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包括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前、胎血腥娩出至產后2h以及產后2~24h三個時期,多發(fā)生在前二期。產后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國居首位,產后出血的易患因素有宮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血腥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產后24h內流血量超過500ml,繼發(fā)出血性休克及易于發(fā)生感染。
2輔助性檢查及治療知識指導
產后出血一般根據病史和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但確診凝血功能障礙性出血除病史和典型臨床表現外,主要依賴實驗室檢查,如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血漿魚精蛋白副凝集試驗等。
產后出血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和產科處理。藥物治療主要是止血,糾正失血性休克和控制感染。產科處理有子宮按摩、填塞宮腔、結扎子宮動脈、結扎髂內動脈、徒手剝離取出胎盤、軟產道修補縫合等,必要時需要手術切除子宮。
3護理知識指導
3.1心理支持與自我調適指導
3.1.1向產婦做好環(huán)境介紹和與產婦有關的儀器,操作目的與配合說明,減少產婦緊張、恐懼情緒。
3.1.2提供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保持床單清潔干燥。
3.2飲食與營養(yǎng)指導
產后出血的產婦因產后失血多,體力消耗大,飲食宜提供營養(yǎng)豐富、高熱量、高蛋白、高鐵、高維生素的熱湯類食物,可吃鮮活的雞、鴨、魚、肉、蛋、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烹飪方法有燉、煮、蒸、炒等。忌食生、冷、硬、刺激性強的食物,忌暴飲暴食。
3.3休息與活動指導
產后出血產婦宜臥床休息,以利體力恢復,24h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體力恢復良好者,可下床活動,但不可操之過急,活動應循序漸進,第一次下床前應先在床旁端坐20~30min后方可下床活動以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
3.4最常見的健康問題與護理指導
產后出血產婦最常見的問題是:
3.4.1疲乏,要求產婦臥床休息,注意血壓、脈搏、呼吸,觀察皮膚顏色、溫度、陰道流血性質與量,加強生活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多食富含鐵食物如瘦肉、動物內臟等,少量多餐,保持心情舒暢,在血色素恢復正常后,鼓勵下床。
3.4.2有感染的危險:工作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環(huán)境清潔,囑產婦臥床休息,加強營養(yǎng),可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勤換內衣內褲,勤換衛(wèi)生護墊,保持會陰清潔,用1∶2000高錳酸鉀液清洗會陰;注意保暖以免感冒,產褥期禁盆浴及性生活。
3.5用藥指導(宮縮劑)
縮宮素的用藥指導:縮宮素是婦產科臨床應用最普遍的藥物之一,是治療產后出血時的首選藥物,加強宮縮是治療宮縮乏力最迅速有效的出血方法,按摩子宮的同時,可肌注或靜脈緩慢推注縮宮素10u(加入20ml10%~25%葡萄糖液內),然后將縮宮素10~30u加于10%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以維持子宮處于良好的收縮狀態(tài)。
3.6出院指導
產后出血產婦因產后流血多,體力消耗大,故應較正常產褥期婦女有更多的休息及營養(yǎng),活動時間推遲并縮短,應根據個體體力恢復情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