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經(jīng)濟法》法律基礎(chǔ)知識(2)

字號:

-
    【考點3】無效民事行為和可撤銷民事行為的界定(P16-20)
    表1-1
     合同 其他單方民事行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 (1)一般情況下無效
    (2)特殊情況下有效
    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贈與、獎勵、獲得報酬等純獲益的行為有效。
    ②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某些與其年齡相適應(yīng)的細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法律行為有效。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效力待定 無效
    脅迫、欺詐 ①損害國家利益:無效
    ②不損害國家利益:可撤銷 無效
    乘人之危 可撤銷 無效
    雙方惡意串通 無效
    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眾利益的 無效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無效
    重大誤解 可撤銷
    顯失公平 可撤銷
    【解釋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純獲益的合同直接有效,與年齡、智力相適應(yīng)的直接有效,其他情況則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P368)
    【解釋2】考生應(yīng)同時注意“效力待定的合同”的界定。(P368)
    【例題1】根據(jù)有關(guān)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有( )。
    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贈與、獎勵、獲得報酬等純獲益的行為
    B、因欺詐而實施的單方民事行為
    C、因脅迫而實施的單方民事行為
    D、因乘人之危實施的單方民事行為
    【答案】BCD
    【解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贈與、獎勵、獲得報酬等純獲益的行為屬于有效行為。
    【例題2】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屬于無效合同的有( )。
    A、因乘人之危訂立的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B、因乘人之危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C、因脅迫而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D、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答案】CD
    【解析】(1)選項AB:因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不論是否損害國家利益,一律屬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2)選項C: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可撤銷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無效合同;(3)選項D: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合同,不論損害國家、集體還是第三人的利益,均屬于無效合同。
    【例題3】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是( )。(2006年)
    A、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
    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的附條件民事行為
    D、因重大誤解而為的民事行為
    【答案】B
    【解析】(1)選項AD: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2)選項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民事行為尚未生效,談不上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