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工程師輔導資料:抽樣檢驗方案參數(shù)的確定

字號:

實際抽樣檢驗方案中也都存在兩類判斷錯誤。即可能犯第一類錯誤,將合格批判為不合格批,錯誤地拒收;也可能犯第二類錯誤,將不合格批判為合格批,錯誤地接受。錯誤的判斷將帶來相應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大小可用概率來表示。如教材157頁圖7-19所示。
    ★21插圖表(圖7-19)
    第一類錯誤是當p=po時,以高概率L(p)=1-α接受檢驗批,以α為拒收概率將合格批判為不合格。由于對合格品的錯判將給生產(chǎn)者帶來損失,所以關于合格質量水平po的概率α,又稱供應方風險、生產(chǎn)方風險等。
    第二類錯誤是當p=p1時,以高概率(1-β)拒絕檢驗批,以β為接受概率將不合格批判為合格。這種錯誤是將不合格品漏判從而給消費者帶來損失,所以關于極限不合格質量水平p1的概率β,又稱使用方風險、消費者風險等。
    以下敘述均以計數(shù)值標準型一次抽樣方案為例。
    (一)確定α與β
    如前所述,α是生產(chǎn)者所要承擔的風險,β是使用者所要承擔的風險;生產(chǎn)者特別要防止質量合格的產(chǎn)品錯被拒收;反之,使用者則力求避免或減少接收質量不合格的產(chǎn)品,雙方都希望盡量減小自己的損失。要絕對避免這兩種錯判是不可能的,片面強調某一方的利益也是不對的。一個合理有效的抽樣檢驗方案應該是將兩類風險都控制在一個適當小的范圍內,盡量減少所帶來的損失。
    為了保護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的利益,一般都有一定的規(guī)定和標準,也可以雙方協(xié)商確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中的規(guī)定是:在抽樣檢驗中,兩類風險一般控制范圍是α=1%~5%;β=5%~10%。對于主控項目,其α、β均不宜超過5%;對于一般項目,α不宜超過5%,β不宜超過10%。
    【例題】抽樣檢驗中出現(xiàn)的合格品錯判將給( )帶來損失。
    A.監(jiān)理方 B.檢驗者 C. 業(yè)主 D. 生產(chǎn)者
    【答案】D.
    解析:抽樣檢驗中出現(xiàn)的合格品錯判是生產(chǎn)者所要承擔的風險,把不合格品漏判成合格品是使用者所要承擔的風險;生產(chǎn)者特別要防止質量合格的產(chǎn)品錯被拒收;反之,使用者(
    業(yè)主)則力求避免或減少接收質量不合格的產(chǎn)品。
    (二)確定p0 (AQL-可接受質量水平)與p1 (LTPD-批容許不合格品率)
    1.應考慮的因素
    p0 (AQL)是生產(chǎn)者比較重視的參數(shù),p1 (LTPD)是使用者比較重視的參數(shù),它們是制定抽樣檢驗方案的基礎,因此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慎重確定。其主要方面有:
    (1)確定p0、p1應以α、β為標準。
    (2)生產(chǎn)過程的質量水平,即過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 的大小。
    (3)質量要求及不合格品對使用性能的影響程度。
    (4)制造成本和檢查費用。
    2.確定p0
    一般由使用方和供應方協(xié)商確定;還可計算檢驗盈虧點pb確定p0,計算公式為:
    檢驗盈虧點pb =檢驗一件產(chǎn)品的成本(α)/一件不合格品造成的損失(b)
    pb值越小表示產(chǎn)品質量問題越嚴重,造成損失越大。
    對于致命缺陷、嚴重缺陷、p0值應取得小些p0=0.1%、0.3%、0.5%等;
    對于輕微缺陷,出于經(jīng)濟考慮,p0值可取得大些:p0=3%、5%、10%等。
    3.確定p1
    抽樣檢驗方案中,p1與p0的比例常用鑒別比p1/ p0表示,鑒別比值過小,如p1/ p0≤3時,會因增加抽檢數(shù)量n而使檢驗費用增加;鑒別比值過大,如p1/p0>20時,又會放松對質量的要求,對用戶不利。通常是以α=5%、β=10%為準,取P1=(4-l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