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建筑結構抗震精選輔導資料(29)

字號:

八、非結構構件
    1 .一般規(guī)定
    ( 1 )本節(jié)主要適用于非結構構件與建筑結構的連接。非結構構件包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結構構件和支承于建筑結構的附屬機電設備。
    注: ① 建筑非結構構件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體系以外的固定構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墻體,附著于結構構件和支承于建筑結構的附屬機電設備。
    ② 建筑附屬機電設備指為現(xiàn)代建筑使用功能服務的附屬機械、電氣構件、部件和系統(tǒng),主要包括電梯,照明和應急電源、通信設備、管道系統(tǒng),采暖和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煙火監(jiān)測和消防系統(tǒng),公用天線等。
    ( 2 )非結構構件應根據(jù)所屬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和非結構地震破壞的后果及其對整個建筑結構影響的范圍,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當相關專門標準有具體要求時,尚應采用不同的功能系數(shù)、類別系數(shù)等進行抗震計算。
    ( 3 )當計算和抗震措施要求不同的兩個非結構構件連接在一起時,應按較高的要求進行抗震設計。非結構構件連接損壞時,應不致引起與之相連接的有較高要求的非結構構件失效。
    2 .建筑非結構構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 l )建筑結構中,設置連接幕墻、圍護墻、隔墻、女兒墻、雨篷、商標、廣告牌、頂篷支架、大型儲物架等建筑非結構構件的預埋件、錨固件的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以承受建筑非結構構件傳給主體結構的地震作用。
    ( 2 )非承重墻體的材料、選型和布置,應根據(jù)烈度、房屋高度、建筑體型、結構層間變形、墻體自身抗側力性能的利用等因素,經(jīng)綜合分析后確定。
    1 )墻體材料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 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的非承重墻體應優(yōu)先采用輕質墻體材料;
    ② 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的圍護墻宜采用輕質墻板或鋼筋混凝土大型墻板,外側柱距為 12m 時應采用輕質墻板或鋼筋混凝土大型墻板;不等高廠房的高跨封墻和縱橫向廠房交接處的懸墻宜采用輕質墻板, 8 、 9 度時應采用輕質墻板;
    ③ 鋼結構廠房的圍護墻, 7 、 8 度時宜采用輕質墻板或與柱柔性連接的鋼筋混凝土墻板,不應采用嵌砌砌體墻;9度時宜采用輕質墻板。
    2 )剛性非承重墻體的布置,應避免使結構形成剛度和強度分布上的突變。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的剛性圍護墻沿縱向宜均勻對稱布置。
    3 )墻體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的拉結,應能適應主體結構不同方向的層間位移; 8 、 9 度時應具有滿足層間變位的變形能力,與懸挑構件相連接時,尚應具有滿足結點轉動引起的豎向變形的能力。
    4 )外墻板的連接件應具有足夠的延性和適當?shù)霓D動能力,宜滿足在設防烈度下主體結構層間變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