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樁有抗拔能力
2. 摩擦型樁中心距≥3d,擴底灌注樁的中心距≥1.5擴底直徑;當擴底直徑大于2米,樁端凈距不宜小于1米
3. 擴底灌注樁的擴底直徑不應(yīng)大于樁身直徑的3倍
4. 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宜為樁身直徑的1-3倍,嵌巖灌注樁硬質(zhì)巖體時≥0.5
5. 灌注樁混凝土≥C20;預制樁混凝土≥C30;預應(yīng)力樁≥C40
6. 樁的主筋應(yīng)計算確定,打入式預制樁配筋率≥0.8%;靜壓預制≥0.6%;灌注樁≥0.2-0.65%
7. 承臺下配筋長度應(yīng)穿過淤泥土層或液化層
8. 樁徑大于600的鉆孔灌注樁,構(gòu)造鋼筋的長度不宜小于樁長的2/3
9. 樁頂嵌入承臺內(nèi)的長度不宜小于50;
10. 主筋錨固于臺不宜小于30d、35d(Ⅱ、Ⅲ)
11. 大直徑灌注樁當為一柱一樁時,可設(shè)置承臺或樁和柱直接連接
12. 柱承臺的寬度≥500,邊柱中心至承臺邊緣距離不宜小于樁的的直徑或邊長,且樁的外邊緣至承臺邊緣的距離≥150,對于條形承臺梁,樁的外邊緣至承臺梁邊邊緣的距離≥75
13. 承臺的最小厚度為300
混凝土≥C20,縱向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70;當有混凝土墊層時≥40
14. 有抗震要求的單樁支承的獨立柱,各承臺均應(yīng)兩方向設(shè)置連系梁
15. 兩樁承臺宜在其短向設(shè)置連系梁
16. 單樁承臺,宜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設(shè)置連系梁
17. 樁承臺連系梁頂面宜與承臺位于同一標高,連系梁寬度≥250,梁的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15
18. 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常用的比例是1:50;1:100;1:200
19. 計算擋土墻的土壓力時,會向外(非擋土墻一側(cè))移動或轉(zhuǎn)動的擋土墻,應(yīng)采用主動土壓力
20. 利用壓實填土作地基時,不得使用耕植土
2. 摩擦型樁中心距≥3d,擴底灌注樁的中心距≥1.5擴底直徑;當擴底直徑大于2米,樁端凈距不宜小于1米
3. 擴底灌注樁的擴底直徑不應(yīng)大于樁身直徑的3倍
4. 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宜為樁身直徑的1-3倍,嵌巖灌注樁硬質(zhì)巖體時≥0.5
5. 灌注樁混凝土≥C20;預制樁混凝土≥C30;預應(yīng)力樁≥C40
6. 樁的主筋應(yīng)計算確定,打入式預制樁配筋率≥0.8%;靜壓預制≥0.6%;灌注樁≥0.2-0.65%
7. 承臺下配筋長度應(yīng)穿過淤泥土層或液化層
8. 樁徑大于600的鉆孔灌注樁,構(gòu)造鋼筋的長度不宜小于樁長的2/3
9. 樁頂嵌入承臺內(nèi)的長度不宜小于50;
10. 主筋錨固于臺不宜小于30d、35d(Ⅱ、Ⅲ)
11. 大直徑灌注樁當為一柱一樁時,可設(shè)置承臺或樁和柱直接連接
12. 柱承臺的寬度≥500,邊柱中心至承臺邊緣距離不宜小于樁的的直徑或邊長,且樁的外邊緣至承臺邊緣的距離≥150,對于條形承臺梁,樁的外邊緣至承臺梁邊邊緣的距離≥75
13. 承臺的最小厚度為300
混凝土≥C20,縱向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70;當有混凝土墊層時≥40
14. 有抗震要求的單樁支承的獨立柱,各承臺均應(yīng)兩方向設(shè)置連系梁
15. 兩樁承臺宜在其短向設(shè)置連系梁
16. 單樁承臺,宜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設(shè)置連系梁
17. 樁承臺連系梁頂面宜與承臺位于同一標高,連系梁寬度≥250,梁的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15
18. 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常用的比例是1:50;1:100;1:200
19. 計算擋土墻的土壓力時,會向外(非擋土墻一側(cè))移動或轉(zhuǎn)動的擋土墻,應(yīng)采用主動土壓力
20. 利用壓實填土作地基時,不得使用耕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