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筑師輔導之建筑結構設計方法與荷載(6)

字號:

三、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桿水平荷載
    1.設計屋面板、檁條、鋼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預制小梁時,施工或檢修集中荷載(人和小工具的自重)應取1.0kN,并應在最不利位置處進行驗算。
    注:①對于輕型構件或較寬構件,當施工荷載超過上述荷載時,應按實際情況驗算,或采用加墊板、支撐等臨時設施承受。
    ②當計算挑檐、雨篷承載力時,應沿板寬每隔1.0m取一個集中荷載;在驗算挑檐、雨篷傾覆時,應沿板寬每隔2.5~3.0m取一個集中荷載。
    2,樓梯、看臺、陽臺和上人屋面等的欄桿頂部水平荷載,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
    (1)住宅、宿舍、辦公樓、旅館、醫(yī)院、托兒所,幼兒園,應取0.5kN/m;
    (2)學校、食堂、劇場、電*、車站、禮堂、展覽館或體育場,應取1.0kN/m。
    3.當采用荷載準永久組合時,可不考慮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桿水平荷載。
    四、雪荷載
    雪荷載是房屋屋面結構的主要荷載之一。在寒冷地區(qū)的大跨度結構和輕型結構,對雪荷載更為敏感。
    雪在屋面上的積存對結構產(chǎn)生的作用,與當?shù)氐牡孛娣e雪大小及氣候條件等密切相關。
    1.雪荷載標準值及基本雪壓
    《荷載規(guī)范》規(guī)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sk——雪荷載標準值,kN/㎡;
    μr——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
    s0——基本雪壓,kiN/㎡。
    基本雪壓系以當?shù)匾话憧諘缙教沟孛嫔辖y(tǒng)計所得50年一遇積雪的自重確定。
    基本雪壓應按《荷載規(guī)范》全國基本雪壓分布圖的規(guī)定采用。山區(qū)的基本雪壓,當無實測資料時,可按當?shù)乜諘缙教沟孛娴幕狙褐党艘?.2采用。
    全國基本雪壓標準值范圍為0~1.0kN/㎡。
    雪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0.7;頻遇值系數(shù)可取0.6;準永久值系數(shù)應按雪荷載分區(qū)I、Ⅱ和Ⅲ的不同,分別取0.5、0.2和0;雪荷載分區(qū)按《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
    2.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
    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實際上就是將地面基本雪壓換算為屋面雪荷載的換算系數(shù),它與屋面形式、朝向及風力等因素有關。
    《荷載規(guī)范》規(guī)定的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應根據(jù)不同類別的屋面形式,按表1-5采用。
    設計建筑結構及屋面的承重構件時,可按下列規(guī)定考慮積雪的分布情況:屋面板和檁條按積雪不均勻分布的最不利情況考慮;屋架可分別按積雪全跨均勻分布情況,不均勻分布情況和半跨均勻分布的情況考慮;框架和柱可按全跨均勻分布情況考慮。
    五、風荷載
    風荷載是建筑結構上的一種主要的直接作用,對高層建筑尤為重要。
    風壓隨高度而增大,且與地面的粗糙度有關;建筑物體型與尺寸不同,作用在建筑物表畫上的實際風壓力(或吸力)不同;風壓不是靜態(tài)壓力,實際上是脈動風壓,對于高寬比較大的房屋結構,應考慮風的動力效應。
    1.風荷載標準值及基本風壓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風荷載標準值,應按下述公式計算:
    (1) 當計算主要承重結構時
    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kN/㎡);
    βz——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shù);
    μS——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
    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
    ω0——基本風壓(kN/n/)。
    (2) 當計算圍護結構時
    式中βgz——高度z處的陣風系數(shù)。
    基本風壓應按《荷載規(guī)范》附錄D.4中附表D.4給出的50年一遇的風壓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
    全國基本風壓標準值范圍為0.3~0.9kN/㎡。
    對于高層建筑、高聳結構以及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其他結構,基本風壓應適當提高,并應由有關的結構設計規(guī)范具體規(guī)定。
    2.地面粗糙度與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μZ
    對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應根據(jù)地面粗糙度類別按表1-6確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為A、B、C、D四類:
    (1)A類指近海海面和海島、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區(qū);
    (2)B類指田野、鄉(xiāng)村、叢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郊區(qū);
    (3)C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qū);
    (4)D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