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guī)劃綜合輔導:城市公園現存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字號:

一)公園現存的問題
    我國目前大多數的城市公園都是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創(chuàng)建發(fā)展至今的。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也曾經有過興盛輝煌的歷史。它們成為那些與其共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的記憶中不可抹去的生活片段,作為那些發(fā)黃的老照片中的背景而留在人們對往昔的回憶里。50多年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舊的歷史公園雖然一直處在不斷的改造修繕過程中,但其現有現有狀況所呈現出的諸多的問題,以及在隨著我國經濟大發(fā)展的今天,城市公園在面臨一系列外部城市環(huán)境和生活需求轉變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需要我們加以分析和研究。我們如果留心回憶就會發(fā)現,曾幾何時,中國的城市公園就像某一時期中國的電*一樣,面臨著相對于人們的思想和眼界都顯得落伍和漸漸淡出人們時髦生活內容的窘境。
    1.人為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審美觀念也隨之逐步的改變和提高,城市居民對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化。各地普遍重視興建新的旅游景點及各種類型的廣場。與此同時,相對旅游景點而言,城市公園的發(fā)展卻被忽視,在經濟、技術上得不到有力的支持。與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相比基本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在自身發(fā)展上沒有有效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出現了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建設相背離的局面。
    2.經濟因素
    在經濟社會,人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自然會考慮到自身的消費水平。在外部經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的狀態(tài)下,公園不得不采取多種經營方式謀得資金以彌補自身經費的不足。例如收取門票費用、鼓勵各種經營等,也相應增加了游客的經濟支出。與此相比,新建景區(qū)不但能給游客帶來視覺和精神上的強烈刺激,同時由于是以公益項目建成,以服務大眾和提高生活環(huán)境質量為目的,沒有任何費用就能享受到園林藝術之美。在新的景點中融入了現代藝術表現與科技的含量,較之傳統(tǒng)的以詩情畫意為情調的山水園林其表現手法,更能迎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更富親和力,由此也造成了公園部分客源的流失。
    (二)解決方法
    1.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管理層的,是公園管理的核心力量。不僅僅要有管理知識和業(yè)務知識,更要有引領從業(yè)人員共同進步的能力。作為城市園林方面的更要懂得園林管理。因為園林的美是“創(chuàng)”出來的,而不是用一般簡單的數學公式“套”出來的,更多的是靠對美的認識。園林藝術沒有一成不變和循規(guī)蹈矩,園林藝術水平的再現含蓋了設計者的審美情趣和自身的修養(yǎng),正所謂境由心生。所以要有相當的主觀判斷力,才能使園林景觀盡可能表現出佳藝術效果。
    2.要注重對從業(yè)人員的再培訓
    增強園林養(yǎng)護管理的科學性、技術性,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再培訓,使之掌握新的科學技術,提高園林樹木的成活率和觀賞性可以直接提高經濟效益。在園林工作中,設計是第一位的,養(yǎng)護管理則是基本的,重要的。園林設計的效果和意圖需要借助好的養(yǎng)護管理才能實現。在園林養(yǎng)護管理中要研究如何既能保持好的景觀,又能盡可能的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以達到大的經濟效益。
    3.宣傳園林藝術,倡導科學審美觀念
    園林是在有限空間內以植物為基本素材,結合各種藝術手法,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借以表現創(chuàng)造者的審美觀念。園林的審美意境是景觀效果的終的意志表現,是欣賞者與創(chuàng)造者的思想境域的溝通。這就要求不僅僅創(chuàng)造者有較高的審美觀念,欣賞者也要有一定的審美水平,這樣兩者才能互相促進,使園林藝術向著更高的標準前進。
    城市園林的建設要以人為本,城市公園的建設更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從業(yè)人員的積極性,把城市公園建成城市園林綠化的園中之園。加強調查研究,做好普查工作,盡量避免盲目性,以科技興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