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青少年離家出走誰之過

字號:

在筆者看來,每個年輕人都有一段叛逆期,尤其是16、7歲孩子為甚,在這期間,他們習慣我行我素,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對一些較為復(fù)雜的事物時,在缺少和父母溝通并難以得到一個正確引導(dǎo)的情況下,他們則會進入一個困惑期,而在面對不得不決定的事物,只有在一種迷茫的狀態(tài)中去自己摸索,但是至于是對是錯,那就只有聽天由命了。所以在缺乏父母的管教和關(guān)愛的情況下,一些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只好帶著對父母的一種埋怨,用離家出走這種較為偏激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起到警示自己父母的作用。所以說,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是促使這些孩子離家出走的內(nèi)在因素。
    那什么是外在因素呢?那就是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就好比在西班牙,為了生計而奔波操勞的父母們?nèi)找岳^夜的工作著,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人人都只有24小時,當做一件事花費的時間多了,那么其它方面自然要少,就好像工作忙的多了,和孩子的溝通的時間就要少很多。而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需要正確引導(dǎo)的時期,在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問也不管的話,那很容易讓孩子們養(yǎng)成一種孤僻的心理,讓孩子們有種自己的父母除了知道賺錢外,根本不關(guān)心自己的感覺。但是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過的好呢,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
    當父母們看到孩子終日只知吃喝玩樂,那心中必然不舒服,訓(xùn)斥幾句自然是殺少不了的,有些脾氣暴躁的甚至會拳腳相加,那么此時更讓孩子覺得父母似乎根本就不愛自己,這樣就讓孩子產(chǎn)生了更多的疑惑心理。也許父母想的是多賺點錢,讓家里的日子過的舒服點,但是孩子們卻很需要和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緩解自己心中的苦悶和壓力。但是忙于賺錢,分身無暇的父母們并沒有想到那么多。所以,筆者以為在孩子處于青春叛逆期時,父母們不足的交流和溝通、甚至是絲毫沒有不存在溝通的行為是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外在因素。
    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互不能彼此理解,難以相互尊重。就好像有些父母希望孩子上學(xué)讀書,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钡怯行┖⒆颖旧砭筒幌矚g學(xué)習,也不熱衷于讀書,他可能就希望開個店,做做生意什么的。而父母卻想要他通過學(xué)習知識走出一條康莊大道的心情知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而已。那有些孩子喜歡讀書,也愿意去學(xué)習,但是有的父母卻在很小的時候讓他輟學(xué)工作,這又和這類想做讀書人的孩子意愿相違背。因為溝通的匱乏,造成了彼此難以相互理解,那么面對這種情況,一些承受力較差的孩子也只好選擇離家出走這條路,用以反抗父母的“專制”。筆者以為,這是一個促使孩子離家出走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們不能把青少年頻繁離家出走的過錯完全歸咎于父母,或者是完全歸咎于孩子們。筆者覺得,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想要去解決,只有父母和子女雙方一同努力。對于父母來說,應(yīng)該和子女應(yīng)該加強溝通,而不是僅僅以用訓(xùn)斥和叫罵的方式,應(yīng)該多跟孩子們溝通之后再做決定,這樣不僅僅可以安撫孩子的心,讓他們體會到父母原來還是很關(guān)心自己、尊重自己的,溝通的同時也將自身和孩子的距離拉的更近了,也便于誘導(dǎo)和教育。所以,筆者認為,廣大僑胞們?nèi)绻刻炜梢猿槌錾僭S一點時間來和自己的孩子坐下來,放下家長的架子,像朋友之間一樣,用一種輕松的方式和孩子促膝長談,多聽聽孩子的心聲。而孩子們也應(yīng)該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多為父母著想一下,這樣一來二去,就會產(chǎn)生一種彼此的信賴和尊重,兩者也可以更加和睦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