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于2000年1月2日與一家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期限為2000年2月1日—2001年2月1日。雙方并就勞動合同的履行約定了違約金,而小張卻在2000年4月16日離開該公司,公司在2000年6月12日確定其在另一家酒樓工作時,遂訴至當?shù)貏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
娛樂公司作為申訴人要求被訴人小張支付違約金,賠償經濟損失,要求第三人(即酒樓)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律師代理意見:
申訴人與被訴人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而被訴人于2000年4月16日既不提出申請,又無任何理由,擅自離開申訴人,給申訴人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被訴人未與申訴人解除勞動合同,又被第三人聘用,違反了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的約定條款,應支付違約金。對被訴人給申訴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據《勞動法》第99條規(guī)定,第三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被訴人小張認為:
首先是申訴人違約,申訴人單方與我解除了合約,此事該公司的新老員工都知道。迫不得已,我只得到處求職,剛好第三人重新開業(yè),我就到此應聘就業(yè),現(xiàn)本人要求申訴人賠償違約金。
第三人(即酒樓)認為:
被訴人來我處應聘,經試用合格便留在我處工作,我方并不知道被訴人與申訴人簽訂過勞動合同且尚未解除勞動合同。故此,我方并不應該也不可能承擔什么責任。
仲裁結果:
經仲裁庭審理后認為,被訴人沒有提供申訴人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其提出的該公司單方解除合約屬違約行為的說法不能成立。經審查,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及約定條款是合法有效的,被訴人在勞動合同尚未解除的情況下,前往第三人處工作,顯屬違約行為。第三人既不調查也未經核實被訴人的真實情況,提出不知道被訴人與申訴人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不充分。經調解無效,仲裁委裁決被訴人向申訴人支付違約金12000元,對被訴人給申訴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第三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述評:
我國現(xiàn)行的勞動法及相關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首先是保護作為弱者一方的勞動者,但絕不是說,勞動法會置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于不顧。只要用人單位依法辦事,其合法權益就會得到法律充分的保護。
同時,在此提醒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一定要取得合法證據,并及時向單位注冊所在地的區(qū)、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才能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娛樂公司作為申訴人要求被訴人小張支付違約金,賠償經濟損失,要求第三人(即酒樓)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律師代理意見:
申訴人與被訴人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而被訴人于2000年4月16日既不提出申請,又無任何理由,擅自離開申訴人,給申訴人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被訴人未與申訴人解除勞動合同,又被第三人聘用,違反了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的約定條款,應支付違約金。對被訴人給申訴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據《勞動法》第99條規(guī)定,第三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被訴人小張認為:
首先是申訴人違約,申訴人單方與我解除了合約,此事該公司的新老員工都知道。迫不得已,我只得到處求職,剛好第三人重新開業(yè),我就到此應聘就業(yè),現(xiàn)本人要求申訴人賠償違約金。
第三人(即酒樓)認為:
被訴人來我處應聘,經試用合格便留在我處工作,我方并不知道被訴人與申訴人簽訂過勞動合同且尚未解除勞動合同。故此,我方并不應該也不可能承擔什么責任。
仲裁結果:
經仲裁庭審理后認為,被訴人沒有提供申訴人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其提出的該公司單方解除合約屬違約行為的說法不能成立。經審查,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及約定條款是合法有效的,被訴人在勞動合同尚未解除的情況下,前往第三人處工作,顯屬違約行為。第三人既不調查也未經核實被訴人的真實情況,提出不知道被訴人與申訴人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不充分。經調解無效,仲裁委裁決被訴人向申訴人支付違約金12000元,對被訴人給申訴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第三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述評:
我國現(xiàn)行的勞動法及相關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首先是保護作為弱者一方的勞動者,但絕不是說,勞動法會置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于不顧。只要用人單位依法辦事,其合法權益就會得到法律充分的保護。
同時,在此提醒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一定要取得合法證據,并及時向單位注冊所在地的區(qū)、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才能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