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強閱讀整體理解精于表述

字號:

每年中考,考生在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的失分較為嚴重,對此,不少考生往往又難于應對,其實,應對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的考查,基礎是加強閱讀,重點在整體理解,關鍵為精于表述。
    縱觀歷年中考語文試題,在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的編制上,總有一定量的基礎題,同時,也必然有適量的、用以拉開差距、區(qū)分水平的“提高題”。一般說來,基礎題大致為“看拼音寫漢字”、“改正錯別字”、“詞語填空或選用”、“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句子含義的分析”、“詞句作用的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文章內容的梳理”、“文章主旨的把握”,以及“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仿寫、縮寫、續(xù)寫等”。
    無論是基礎題還是提高題,在答題時都必須加強閱讀,既要認真閱讀文本,也要認真閱讀題干及相關材料,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這是解題的基礎,絲毫不能馬虎。如2009年中考語文第17題,要求考生根據(jù)《城市景觀花卉裝飾》一文第①段的內容,從A、B、C、D四個選擇項中,指出不屬于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發(fā)展原因的一項。這道題的測試目標是“能根據(jù)不同文體的特點,讀懂文章的內容”。我們只要認真閱讀第①段的內容,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段中根本沒有提到C項中“花卉的現(xiàn)代栽培技術日益成熟”這個內容。因此,C是“不屬于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發(fā)展原因”的一項。又如第23題,要求考生寫出《在可可西里回頭》一文第⑧段中“這樣”的指代內容:“這個孩子應該回家,家長應該接納他,認可并鼓勵他?!碑斎?,為保證答案正確,還可以用“代入法”加以驗證。
    整體理解是現(xiàn)代文閱讀考察的重點。我們閱讀任何一種文體的文章,必須要理解文章寫了什么內容,作者是如何來寫的,即作者的寫作思路,文章的層次結構安排,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其寫作目的、文章主旨是什么。若是記敘文,還要理解作品中是如何描寫人物的,人物的性格特點、思想感情怎樣;若是說明文,應在弄清說明對象的基礎上,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概括說明性文字的中心;若是議論文,應了解論據(jù)的性質及其作用,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把握文章的論點。如2009年中考語文第23題,要求考生對《在可可西里回頭》一文中第16段劃線句“終于在美麗的可可西里回頭了”這一句子做出正確理解,試題提供了四個選擇項供考生判斷,這道試題初看似乎是理解句子的含義,其實是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因此,考生必須從文章整體上去加以理解,不能只局限于第16段內容,否則答題必然有誤,正確答案是C項,即“思賢終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決定回家?!?BR>    歷年來的中考閱卷中,常常發(fā)現(xiàn)有些考生閱讀很仔細、很認真,理解也很正確。但是,在答案的表述上或表達不清,或羅嗦冗雜,或抽象空洞。因此,影響了得分,令閱卷者感到惋惜。一般來說,現(xiàn)代文閱讀中的主觀題,回答時,一要準確到位,二要周全完整,三要簡潔明白,唯有如此,才能把答案表達清楚。表述是答題的后一道“工序”,若是表述出了偏差,那么“前功盡棄”也就在所難免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鏈接]
    今年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可能會有啥變化?
    依據(jù)六至九年級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與要求,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的考試目標有13項,其中第(3)項“能識別和運用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等4種句式”和第(4)項“能運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11種標點符號”這兩項目標,近年來幾乎沒有直接考到過。此外,近三年來,現(xiàn)代文閱讀所選的文本材料,除記敘文為必考文體外,均為說明文,據(jù)此2010年現(xiàn)代文閱讀有可能選議論文作為文本材料,替代說明文供考生分析理解。
    [中考作文熱身題]
    1.《生活因 更精彩》2.《渴望 》3.《勸》4.《那時花開》5.《牽掛》6.《我有一個夢想》7.《 的青春》8.《總有柳暗花明時》9.《 的一代》10.《留在心底的記憶》11.《追問》12.《花季暢想》13.《考場抒懷》14.《感悟 》15.《嘗試》16.《 故事》17.《感恩 》18.《一雙美麗的手》19.《校園采風》20.《走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