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理論基礎:什么是脂肪沉積?

字號:

(一)概念:
    除脂肪細胞外的實質細胞中出現(xiàn)脂滴或脂滴明顯增多,則稱為脂肪沉積或脂肪變性。
    因脂肪代謝主要在肝內進行,故脂肪沉積常見于肝,也可見于心、腎等器官。
    (二)肝脂肪沉積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1.脂肪變性多見于感染、酗酒、缺氧、中毒、糖尿病、肥胖及營養(yǎng)不良等。脂肪變性主要見于肝、心、腎、骨骼肌等實質器官。
    2.肝細胞脂肪變性的發(fā)病機制
    (1)脂蛋白、載脂蛋白減少。
    (2)甘油三酯合成過多。
    (3)脂肪酸氧化障礙導致肝細胞內脂肪酸增多。
    上述過程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障礙便能引起肝脂肪沉積。
    1.進入肝的脂肪酸過多
    2.脂蛋白合成障礙
    3.脂肪酸氧化障礙教材講得較多,屬生化部分的內容,無需死記
    (三)病理變化
    肉眼觀:肝脂肪沉積比較顯著時,肝增大,包膜緊張,色淺黃且有油膩感。
    鏡下:肝細胞內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空泡(因脂肪在制片過程中被有機溶劑溶解所致)。脂滴可被蘇丹Ⅲ染成橘紅色。肝淤血時,小葉中央區(qū)缺氧較重,該處肝細胞常發(fā)生脂肪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