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熱議:保密中考成績防生源被搶

字號:

河南省鄢陵縣今年所有中考考生的成績被縣教育體育局一直保密,直到8月1日才公開。不少考生因此失去自由選擇高中的權利。教育體育局稱,此舉是為了防止縣里兩所高中惡搶生源和外地高中爭搶尖子生。而該局同時表示,在這一措施失敗之后,該局已經(jīng)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生源爭奪的問題。(8月9日《中國青年報》)
    正常的,也是合理有效的招生方式應是學生和學校之間相互選擇。學校根據(jù)自己的辦學特色招收適合自己同時也是自己喜歡的學生,學生也能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或出行方便選擇學校。這樣的招生方式對學校的辦學也能起到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鄢陵縣卻敢晚公布成績,以致讓很多學生失去自由選擇高中的權利,是因為他們手中握有一張牌。這就是省里有“普通高中嚴禁跨地市招生”的規(guī)定。
    需要知道的是,之所以嚴禁跨地市招生是因為當前教育發(fā)展的不均衡,以及成才之路過度地集中到高考獨木橋上。并且因此還帶來了擇校費、贊助費等問題。為了避免上不起學以及不得已到遠處學校上學等問題,當然也為了讓一些實力比較弱小的學校不至于因升學率低而被擠垮,教育主管部門才發(fā)布了“嚴禁跨區(qū)域招生”的一刀切式的禁令。
    這種一刀切式的禁令在短時間內(nèi)能解決一些皮毛問題,但對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卻不見得有好處。禁令的出臺能避免尖子生集中到一個學校,但卻沒有觸及最根本的教育成敗的評價標準。正如鄢陵縣一學校校長坦言,“目前衡量一所學校辦學好壞的標準就是高考升學率,就是考上重點大學的人數(shù)多少”。這才是出現(xiàn)爭奪生源爭搶尖子生的根源。
    以升學率論英雄是很荒唐的,為避免尖子生被搶走而晚公布考試成績則是荒唐事引發(fā)的荒唐事。最開始就亂了方向,越往后只能是“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生源爭奪的問題”。為避免繼續(xù)荒唐下去,還是拐過頭來改一改教育評價標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