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公務員考分高不如有個好爸爸?

字號:

公務員考試被稱為“國考”,號稱“天下第一考”,又以“錄取率極低”而聞名。能考上公務員,吃上皇糧,捧起“鐵飯碗”,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很多寒門之士通過“公考”改變命運,成為社會有用之才,也促進了社會的階層流動。可是,“沒有不透風的墻”,公務員考試或事業(yè)單位招考的不公平、不公正事件,不時見諸媒體。最近就有兩個反差較大的新聞引起輿論關注。
    胡燁亮參加了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的職位是國家海洋局中國海監(jiān)總隊海監(jiān)船舶飛機建造辦科員,他完全符合報考條件,筆試、面試全是第一,但卻沒有被錄取,招錄部門也沒有給出一個說法。(8月9日《中國青年報》
    廣東東源縣法院院長主持法院黨組會議,同意不經(jīng)考試就招錄自己的智障兒子為工勤人員。這個崗位雖不是公務員,但有人事部門的正式編制、由財政統(tǒng)發(fā)工資、簽無固定期限合同,是名副其實的“鐵飯碗”。(8月9日《新京報》)
    這是一個極其鮮明的反差,一個優(yōu)秀的考生考第一還不如一個“智障兒”有個好爸爸。胡燁亮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考試已經(jīng)實屬不易,若因為“莫須有”的原因落榜著實讓人遺憾。不僅胡燁亮,公眾也在期待一個客觀公正的理由。與法院院長“智障兒”坐上“捧碗”直通車相比,沒有任何權力背景和關系倚靠的胡燁亮難道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
    在東源縣法院“院長招錄兒子”事件前,曾出現(xiàn)浙江平陽縣電大校長“父親招聘兒子”、陜西一省直事業(yè)單位招聘“父親考兒子”的怪事,也有海南三亞某局長女兒,不符合報考條件,且過了報考時間,但仍在難度很高的行政能力測試中考出99分的高分(滿分100分)的奇聞。這些咄咄怪事背后無疑都有權力魅影,這些“活劇”都是事先編排,而后策劃導演的。顯然,這已經(jīng)嚴重損害了相關規(guī)章制度、程序規(guī)則、甚至有關法律的嚴肅性。
    有權有錢有勢力的人,一句話或隨便開個會就能把原本不符合規(guī)定的人,送上改變命運的“綠色通道”。而無權無錢無勢的“三無人員”,想通過“公考”改變命運是何其的艱難。非但分數(shù)要數(shù)一數(shù)二,對外貌特征也有嚴格的要求。要求男性人高馬大,五官出眾,要求女性“第二性征發(fā)育正常,*對稱無包塊”等等,這些都是或曾是某些單位招考的標準。對于任何考試來講,公平首先是第一位的。若允許有權有勢的人可以不經(jīng)過考試或者操縱考試,來獲取社會的優(yōu)質資源,而那些勤奮苦讀、真才實學的寒門子弟卻要面臨重重阻礙和極高的淘汰率,這對社會公平、公正是一個極大的損害。任憑其蔓延生長,勢必會遲滯社會階層流動,導致階層凝固、僵化。
    倘若我們這個社會階層流動不暢,沒有才華出眾的寒門子弟——這些“活水”的注入,最終會是一潭滋生各種病變的“死水”。實際上,各種形式的考試,如“公考”“高考”“考研”等,是優(yōu)秀的貧寒子弟改變命運的通道。本來這個“獨木橋”就已經(jīng)極其狹窄,一些沒有真才實學的權貴子弟,憑借父輩的權力或資源,不走橋直接“坐快艇”或者取得優(yōu)先“過橋權”,把眾多優(yōu)秀的寒門子弟“擠下橋”,使得他們沒有施展抱負的空間與條件?!翱偡挚嫉谝徊蝗缬袀€好爸爸”或“有個好爸爸總分考第一”的社會潛規(guī)則、隱規(guī)則甚至明目張膽的顯規(guī)則,都不能這樣繼續(xù)橫行下去。公平正義的陽光必須照進晦澀黑暗的死角,斬斷特權思維的觸角。(作者:侯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