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綜合輔導:血的失常(2)

字號:

血失調
    (1)血瘀
    概念:指血液循行遲緩,或流行不暢,甚則血液瘀結停滯成積的病理狀態(tài)。
    形成:多由氣滯而血行受阻,或氣虛而血行遲慢;或痰濁阻于脈絡;或寒邪入于血分血寒而凝;或邪熱入血,煎灼血津;或因外力扭挫,傷及脈絡;或產后惡露不下、不凈等均可致瘀。
    表現(xiàn):血瘀則氣滯,血瘀于臟腑、經絡某一局部,氣血不通,則發(fā)作疼痛,痛有定處幣拒按,得寒溫而不解;血瘀病變發(fā)展,積久凝結而成瘀血,可形成腫塊,同時并見面目黧黑,肌膚甲錯,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紅縷等癥。
    (2)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血脈的病理狀態(tài)。
    形成:多因血熱、氣虛、外傷及瘀血內阻等所致。
    表現(xiàn):可見吐血、衄血、尿血、皮膚斑疹、月經提前量多等癥。此離經之血不得及時消散或排出,蓄積體內,則為瘀血。瘀血停積體內,則又可引發(fā)多種病理變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則氣隨血脫,可引發(fā)全身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