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敞開樓梯間
敞開樓梯間一般指建筑物室內(nèi)有墻體等維護構件構成的無封閉防煙功能,且與其他使用空間直接相通的樓梯間。敞開樓梯間應符合下述要求:
(1)房間門至最近樓梯間的距離應符合安全疏散距離的要求。
(2)當?shù)蛯咏ㄖ膶訑?shù)不超過4層時,樓梯間的首層對外出口可設置在離樓梯間不超過15m處。
(3)樓梯間的內(nèi)墻上除在同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的房間門窗。其他房間的門不應開向樓梯間。
(4)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兩段之間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cm.
2)封閉樓梯間
指設有阻擋煙氣的雙向彈簧門及外開門的樓梯間。高層民用建筑和高層工業(yè)建筑的封閉樓梯間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一般應設置封閉樓梯間的建筑物有:
(1)汽車庫中人員疏散用的室內(nèi)樓梯。
(2)甲、乙、丙類廠房和高層廠房、高層庫房的疏散樓梯。
(3)高層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過32 m的二類高層民用建筑;11層及11層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層以上及18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
(4)醫(yī)院、療養(yǎng)院的病房樓,設有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多層旅館和超過五層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內(nèi)疏散樓梯(包括底層擴大封閉樓梯間)。
封閉樓梯間除應符合疏散樓梯間的一般設置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述要求:
(1)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當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應按下述防煙樓梯間的設置。
(2)高層建筑的樓梯間應設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
(3)樓梯間的首層緊接主要出口時,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nèi),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防火措施與其他走道和房間隔開。
3)防煙樓梯間
在樓梯間出口處設有前室面積不小于規(guī)定數(shù)值,并設有防煙設施,或設專供防煙用的陽臺、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為乙級防火門的樓梯間。一般應設置防煙樓梯間的建筑物有:
(1)人防工程中使用層數(shù)超過3層或使用層與室外地坪高差超過10 m的工程,電*與禮堂,使用面積超過500 ㎡的醫(yī)院和旅館,及使用面積超過1000 ㎡的商場、展覽廳、旱冰場、體育館、舞廳、電子游藝場、餐廳等場所。
(2)建筑高度超過32 m的高層停車庫的室內(nèi)疏散樓梯。
(3)高層民用建筑中的一類建筑,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過32 m的二類建筑及塔式住宅;19層及19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超過11層的通廊式住宅。
防煙樓梯間除應符合疏散樓梯間的一般設置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述要求:
(1)樓梯間入口處應設前室、陽臺或凹廊。
(2)前室的面積,對于公共建筑不應小于6 ㎡,與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10 ㎡,可開啟外窗的面積不應小于3 ㎡;對于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 ㎡,與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6㎡,可開啟外窗的面積不應小于3㎡,對于人防工程不應小于10㎡.
(3)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
(4)塔式高層建筑是以疏散樓梯為中心,向各個方向組成平面布置為特點的建筑。對于這類建筑,有時要同時滿足獨立設置兩座封閉或防煙樓梯間及使用功能的需要,十分困難。此時可設置防煙剪刀樓梯間。
(5)剪刀樓梯是在同一樓梯間設置一對相互重疊、又互不相同的兩個樓梯,具有兩條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但如果兩梯段之間沒有隔墻,則實際這兩條通道是處于同一空間內(nèi),起不到兩條疏散通道的作用。為此剪刀樓梯間的梯段之間應設耐火極限不低于l h的實體墻分隔。剪刀樓梯作為塔式高層建筑的兩個獨立疏散通道使用,應是兩個互不相通的獨立空間。設計中應分別設置前室,并按這個特點來設計加壓送風系統(tǒng),才能保證前室和樓梯間成為無煙區(qū)。塔式住宅設置確有困難時可設一個前室,但兩座樓梯應分別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戶門應為能自行關閉的乙級防火門。
敞開樓梯間一般指建筑物室內(nèi)有墻體等維護構件構成的無封閉防煙功能,且與其他使用空間直接相通的樓梯間。敞開樓梯間應符合下述要求:
(1)房間門至最近樓梯間的距離應符合安全疏散距離的要求。
(2)當?shù)蛯咏ㄖ膶訑?shù)不超過4層時,樓梯間的首層對外出口可設置在離樓梯間不超過15m處。
(3)樓梯間的內(nèi)墻上除在同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的房間門窗。其他房間的門不應開向樓梯間。
(4)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兩段之間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cm.
2)封閉樓梯間
指設有阻擋煙氣的雙向彈簧門及外開門的樓梯間。高層民用建筑和高層工業(yè)建筑的封閉樓梯間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一般應設置封閉樓梯間的建筑物有:
(1)汽車庫中人員疏散用的室內(nèi)樓梯。
(2)甲、乙、丙類廠房和高層廠房、高層庫房的疏散樓梯。
(3)高層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單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過32 m的二類高層民用建筑;11層及11層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層以上及18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
(4)醫(yī)院、療養(yǎng)院的病房樓,設有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多層旅館和超過五層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內(nèi)疏散樓梯(包括底層擴大封閉樓梯間)。
封閉樓梯間除應符合疏散樓梯間的一般設置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述要求:
(1)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當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應按下述防煙樓梯間的設置。
(2)高層建筑的樓梯間應設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
(3)樓梯間的首層緊接主要出口時,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nèi),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防火措施與其他走道和房間隔開。
3)防煙樓梯間
在樓梯間出口處設有前室面積不小于規(guī)定數(shù)值,并設有防煙設施,或設專供防煙用的陽臺、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為乙級防火門的樓梯間。一般應設置防煙樓梯間的建筑物有:
(1)人防工程中使用層數(shù)超過3層或使用層與室外地坪高差超過10 m的工程,電*與禮堂,使用面積超過500 ㎡的醫(yī)院和旅館,及使用面積超過1000 ㎡的商場、展覽廳、旱冰場、體育館、舞廳、電子游藝場、餐廳等場所。
(2)建筑高度超過32 m的高層停車庫的室內(nèi)疏散樓梯。
(3)高層民用建筑中的一類建筑,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過32 m的二類建筑及塔式住宅;19層及19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超過11層的通廊式住宅。
防煙樓梯間除應符合疏散樓梯間的一般設置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述要求:
(1)樓梯間入口處應設前室、陽臺或凹廊。
(2)前室的面積,對于公共建筑不應小于6 ㎡,與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10 ㎡,可開啟外窗的面積不應小于3 ㎡;對于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 ㎡,與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6㎡,可開啟外窗的面積不應小于3㎡,對于人防工程不應小于10㎡.
(3)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
(4)塔式高層建筑是以疏散樓梯為中心,向各個方向組成平面布置為特點的建筑。對于這類建筑,有時要同時滿足獨立設置兩座封閉或防煙樓梯間及使用功能的需要,十分困難。此時可設置防煙剪刀樓梯間。
(5)剪刀樓梯是在同一樓梯間設置一對相互重疊、又互不相同的兩個樓梯,具有兩條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但如果兩梯段之間沒有隔墻,則實際這兩條通道是處于同一空間內(nèi),起不到兩條疏散通道的作用。為此剪刀樓梯間的梯段之間應設耐火極限不低于l h的實體墻分隔。剪刀樓梯作為塔式高層建筑的兩個獨立疏散通道使用,應是兩個互不相通的獨立空間。設計中應分別設置前室,并按這個特點來設計加壓送風系統(tǒng),才能保證前室和樓梯間成為無煙區(qū)。塔式住宅設置確有困難時可設一個前室,但兩座樓梯應分別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戶門應為能自行關閉的乙級防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