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會計電算化精講及練習試題(5)

字號:

第二章 會計電算化工作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本節(jié)要點
    中央處理器
    內存儲器
    外存儲器
    輸入設備
    輸出設備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主要內容
    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基本思想:馮·諾依曼原理
    1.二進制表示數(shù)據(jù)和指令
    2.存儲程序控制(最重要)
    指令:指揮計算機工作的命令
    程序:有序的指令集合
    工作過程:取、分析、執(zhí)行
    3.五大部件:
    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一、中央處理器
    1.中央處理器(CPU)
    2.組成:
    控制器:指揮系統(tǒng),從RAM中取出指令執(zhí)行
    運算器:算術運算、邏輯運算
    3.技術參數(shù):
    (1)型號:486、586、Pentium、PentiumI、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
    (2)主頻:CPU工作的時鐘頻率。主頻越高,速度越快。單位MHZ、GHZ。
    PentiumIII800中的800即為主頻。
    (3)字長:
    字:在計算機中,作為一個整體被傳送和運算的一串二進制數(shù)被稱為字(WORD)。
    字長:一個字所包含的二進制的位數(shù)。8位、16位、32位;目前:64位比較常見。
    (4)CPU的速度主要由字長和主頻兩個指標決定。
    4.CPU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標。模擬練習
    [例2-9]單選:
    中央處理器是由運算器和(?。嫵?。
    A.控制器B.存儲器C.輸入設備D.輸出設備
    答案:A
    [例2-10]單選:
    有一臺電腦,CPU的技術指標是P4/2.1G,其中2.1G的含義是指(?。﹣碚f的。
    A.型號B.主頻C.內存D.字長
    答案:B
    二、內存儲器(內存、主存)
    1.作用:在計算機內部,用于存放CPU待加工處理的數(shù)據(jù)、中間結果以及最后結果。
    2.分類:
    ROM(只讀存儲器):
    系統(tǒng)信息、只讀不寫、關機(斷電)后,信息不消失。
    RAM(隨機存儲器):
    用戶信息、可讀可寫、關機(斷電)后,信息消失。
    Cache(高速緩存):
    Cache是位于CPU和內存之間的規(guī)模較小但速度很快的一種存儲器,目的是解決CPU和RAM之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增加Cache不會改變內存的容量
    3.存儲容量:
    目前微機內存(RAM)容量一般為64M,128M,256M,512M,1G.
    4.內存容量和存取時間是決定內存優(yōu)劣的兩個重要指標。
    5.內存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
    6.CPU和內存構成了主機。
    模擬化練習
    [例2-11]單選:
    RAM的特點是( )。
    A.可讀可寫B(tài).只讀不寫C.只寫不讀D.不讀不寫
    答案:A
    三、外存儲器(外存、輔存)
    1.作用:
    用于永久地存放大量的程序和數(shù)據(jù)。運行時,從外存調入內存。
    2.外存、內存、CPU之間的關系
    3.磁盤存儲器:
    (1)軟盤:
    大小和容量:3.5英寸、1.44MB
    讀寫設置:
    讀寫方式:封住方孔、可讀可寫
    只讀方式:露出方孔、只讀不寫
    存儲容量計算:
    特點:便于攜帶、容量小、讀寫速度慢
    (2)硬盤:
    容量:40GB、60GB、80GB
    特點:固定于主機箱中、容量大、讀寫速度快
    硬盤使用注意事項:盡量不要震動,以免對數(shù)據(jù)造成破壞。
    4.光盤:
    只讀光盤(CD-ROM):650MB
    光驅:
    數(shù)據(jù)傳輸率是衡量光驅的的技術指標之一。
    150KB/S為一倍速。目前40倍速以上。
    讀寫速度比較:
    硬盤>光盤>軟盤
    5.磁帶:
    6.移動存儲設備和移動硬盤:
    (1)U盤:(基于USB接口)
    128MB、256MB
    體積小、即插即用、攜帶方便
    (2)移動硬盤:(基于USB接口)
    20GB、40GB、60GB
    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3)存儲卡:
    使用于數(shù)碼產品(數(shù)碼相機和MP3)上的存儲設備。
    模擬練習
    [例2-12]單選:
    目前,微機硬盤的容量一般都在幾十( )。
    A.KBB.MBC.GBD.TB
    答案:C
    四、輸入設備:
    1.常用:鼠標、鍵盤、光筆、掃描儀
    2.鼠標:
    串行接口鼠標(微機常用)、總線接口鼠標、USB接口鼠標(筆記本常用)
    機械式和光電式
    兩鍵和三鍵
    3.鍵盤:
    微機必備的輸入設備之一。
    常用鍵:
    :大小寫字母轉換鍵
    :轉換鍵
    :回車控制鍵
    :退格鍵
    :空格鍵
    /:不能單獨使用,需與其他鍵配合使用。
    模擬練習
    [例2-13]多選:
    常見的輸入設備有(?。?。
    A.顯示器B.掃描儀C.繪圖儀D.鼠標
    答案:BD
    五、輸出設備:
    1.常用: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
    2.顯示器:監(jiān)視器。
    顯示系統(tǒng)由顯示器和顯卡構成。
    顯示器:
    CRT:微機常用
    LCD:筆記本常用、輕、薄、耗電少、無輻射
    顯卡:
    3.打印機:
    擊打式:針式
    非擊打式:噴墨、激光
    4.微機必備的輸入輸出設備是:鍵盤、鼠標、顯示器
    5.兼有輸入輸出設備功能:外存、觸摸屏
    6.外存、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構成了微機的外部設備
    模擬練習
    [例2-14]多選:
    常見的輸出設備有(?。?BR>    A.顯示器B.掃描儀C.繪圖儀D.鍵盤
    答案:AC
    六、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字長:是計算機信息處理中可以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shù)的位數(shù)。字長越長,數(shù)據(jù)的運算精度和計算機的運算功能就越強,他的行使空間就越大,處理速度也就越大。
    2.主頻:是指計算機的時鐘頻率,即CPU在單位時間內的平均操作次數(shù),是決定計算機速度的重要指標,頻率越高處理速度越快。
    3.內存容量:內存容量越大,計算機處理時與外存交換數(shù)據(jù)的次數(shù)就越少,因此處理速度越快。
    4.存儲周期:存儲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鐘能執(zhí)行的指令數(shù),一般以每秒所能執(zhí)行的百萬條指令數(shù)來衡量,單位為每秒百萬條指令。影響計算機運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處理器的主頻和存儲器的存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