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學年上期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

字號:

分值: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考試形式:閉卷
    卷首語:親愛的同學們,初中生活已經(jīng)掀開了它美麗的面紗。是苦?是樂?其中滋味惟有我們知曉!青春正值,我們明白初一正是我們?nèi)松髲B的基石。相信同學們能打好基礎,接受挑戰(zhàn)。請同學們認真、規(guī)范答題!老師期待與你一起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一、積累•運用
    1.在下列各小題的橫線上,寫出相應的詩文名句或作家。(14分)
    (1)東風不與周郎便, 。(杜牧《 》)
    (2) ,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3)梅須遜雪三分白, 。(盧梅坡《雪梅》)
    (4) ,月中霜里斗嬋娟。( 《霜月》)
    (5)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冰心《成功的花》)
    (6)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 , ?(《刻舟求劍》)
    (7)《次北固山下》表現(xiàn)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 , 。
    (8)現(xiàn)在正值天高氣爽的秋季,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很多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詩句,請你寫出有關的名句(上下句): , 。
    (9)即將到來的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望著那一輪圓月,總讓人思緒萬千,月亮也是文人筆下常見的景物,曾經(jīng)勾起許多詩人、詞人的創(chuàng)作情思,有許多名篇佳作。請你寫出兩句古代詩詞中有關月亮的句子: , 。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自今年9月以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所表現(xiàn)出的狹隘認知和低劣手段,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B.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合理運用時間,就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近階段,我們要閱讀一本世界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因為這樣的好作品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國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襟。
    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2012年4月2日,連云港市民航開通了直飛西安的航班。這一航線的開辟,意味著從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時間比原來縮短了一倍。
     B.母親節(jié),她瞞著媽媽和爸爸買了一大束康乃馨,準備以此作為禮物,給母親一份驚喜。
     C.4月22日,中國礦業(yè)聯(lián)合會在連云港市東海縣組織召開了“全國地熱(溫泉)尾水回灌與棄水處理應用技術研討會”,以 期解決當前我國地熱水位快速下降的問題。
     D.伴隨3D版《泰坦尼克號》在全國公映,讓國民在享受視覺盛宴、重溫美好劇情的同時,也深深地糾結(jié)于國產(chǎn)影視作品的質(zhì)量問題。
    4.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題目。(8分)
    中華經(jīng)典詩文是個廣mào( )、深suì( )、xuàn( )麗多彩的世界。這里,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嫻靜空遠,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恢洪壯闊。她如甘霖滋潤著荒蕪的心田, 。 走進這個世界,我們能陶治高尚的情操 ,詩化多彩的生活。同學們在誦讀中親近中華經(jīng)典,在親近中熱愛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傳成華夏文明。歷時兩個月的連云港市“中學生中華經(jīng)典詩文群體朗誦”大賽,把連云港市的振興閱讀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1)根據(jù)拼音在括號里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
    (2)畫波浪線的句子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3分)
    (3)請仿照畫線的句子,根據(jù)文意,在橫線上續(xù)寫一句話。(2分)
    5.語文實踐活動。(8分)
     華僑 雙語學校七(1)班擬開展以“我愛文學”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要求
    分小組編輯“小小文學手抄報”。請你幫其中某小組完成以下任務。
    (1)試給本報取一個富有文學韻味、充滿詩意的名字。(2分)
    (2)某小組己經(jīng)設計了“我與名著”“名家簡介”兩個欄目,請你再幫該組設計兩個欄目。(2分)
    (3)本報某板面急需兩條有關讀書的名言名句,請你提供兩條。(2分)
    ①
    ②
    (4)假如你是該班的一位學生,請你根據(jù)自己的讀書體驗,在活動課上向同學們推薦一本好書,并說說你推薦的理由。(2分)
    二、理解•感悟
    (一)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6—7題。(6分)
    浣溪沙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6.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上闋展現(xiàn)的畫面。(2分)
    7.分析下闋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性格以及告訴我們什么道理。(4分)
    (二)閱讀文言文《幼時記趣》,完成8—11題。(18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 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8.給加點字注音。(2分)
    ① 鶴唳云端( ) ② 凹者為壑( )
    9.選出下列各句中的“之”用法或詞義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 )。(2分)
    A、故時有物外之趣 B、觀之正濃 C、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D、昂首觀之
    10.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1)必細察其紋理( ) (2)私擬作群鶴舞空( )
    (3)徐噴以煙( ) (4)怡然自得( )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譯句:
    ②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
    譯句:
    12.課文寫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請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橫線上。(3分)
     ① ② ③
    13.說說作者幼時為什么“時有物外之趣”? (3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題。(17分)
    孩子和書
    (1)這小鎮(zhèn)只有一家書店。這書店只有她一個賣書的。
    (2)她賣了多少書?怎樣忙過來的?沒有人說得清。人們只知道,書架上的書越來越豐富,進出書店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她的額頭和眼角也已漸漸刻上細細的皺紋??伤且浑p眸子卻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幾十年來,人們從她那傳神的眸子中讀出的滿是善良、真誠。正因為這樣,那些趕集的老婆婆們不買書也會走進店來,歇乏,拉家常,向她討水喝。有時,她們也會大把大把地掏出鮮棗、紅果,強留在柜面上。
    (3)一天,小書店里來了一位年輕人。
    (4)“您要買書?”“不,看看,先看看……”年輕人禮貌地說,“請您取一下那本書?!彼赶蚰潜狙b幀精莢、雅致的詩集——《孩子和書》。
    (5)“您看過這本書嗎?”他撫摸著手中的詩 集,問。
    (6)她赧然了:“沒有……”真的,她賣過的書很多,但讀過的書太少。實在是因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進的書:看看封面、內(nèi)容提要、插圖、定價。這是為了向客人介紹、推薦。讓顧客買了不合適的書,她覺得對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農(nóng)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幣是從媽媽的鹽錢里一點一點摳來的。
    (7)“您,認識我嗎?”年輕人突然問道。
    (8)她愣住了,仔細地觀察他,希望能記起來。可是,回憶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說著,他放下手中的詩集,從包里取出一本書,遞到她面前,“這是我送給您的?!彼H?,甚至有點不知所措——為什么送我書?
    (9)見她不接,他就把那書放在柜面上,凝視著她,“您還記得十五年前的一個偷書的孩子嗎?”他頓了一下,似乎為了喚起她的記憶,“ 他偷了您的書……您沒有罵他……還給了他兩塊點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10)年輕人的話使她漸漸記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正值“文化*”時期,她店里許多捆書被貼上了封條,放在了角落里。 有一天,她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響聲,走過 去,啊!一個孩子,蓬頭垢面,一臉汗珠,正從一捆書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懷里塞。她咳嗽了一聲。于是看到一雙慌張中帶著倔強的眼睛……她沒有訓他,送了那本書給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動了,哭著告訴說,父母都死了,他無依無靠,可是愛讀書……她聽了,愛憐地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幾本書送給他,還給了他一點錢和食物…………為了這件事,她后來也吃了點苦頭……十幾年過去了,她已漸漸淡忘。難道眼前的他就是當年的那個孩子?
    (11)當她回過神來,那年輕人不知什么時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書。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那是同樣的一本詩集:《孩子和書》。
    ?。?2)扉頁上,有幾行秀氣的字:
    阿姨:
     這本書贈給您——我寫的——個關于您,我、書的故事。
    我,是一個詩人了。但,沒有您,就只是一個偷書的孩子。
    也許您早已忘記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書,愛書,寫書的人
     ×年×月×日
     (13)天哪,他是詩人!這詩人 就是當年的孩子!
    (14)“我要買書?!敝赡鄣穆曇魪墓衩嫦聜鱽?,驚醒 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著硬幣,另一只手指著一本小人書?!班?,又一個孩子。”她急忙招呼這位小客人,心想,興許這個孩子將來也會成為詩人的,至少能成為有文化、有學識的人。
    (15)門外傳來一陣孩子的喧鬧——放學了,她又要忙起來了,可是她心里很高興,也很欣慰……
    14.從下列詞語中選擇恰當?shù)囊豁棧钊说冢?3)段的橫線。(2分)( )
    A儼然 B依然 C竟然 D當然
    15.第(2)段中說,“幾十年來,人們從她那傳神的眸子中讀出的滿是善良、真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誠”在全文中的表現(xiàn):
    (1)熱情招呼不買書的顧客;(2) ;(3) ;(4) (6分)
    16.如果將第(9)段畫線內(nèi)容改為“他偷了您的書,您不僅沒有罵他,還給了他點心和水”,兩者相比,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請說說理由。(2分)
    17.聯(lián)系全文,第(10)段中“她心里很高興,也很欣慰”的原因是
     (2分
    18.十五年后,年輕人重返書店。請就他這一感恩之舉談談你的看法。(80字左右)(4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題。(14分)
    母親的目光
    ⑴做了母親之后,十分喜歡看著兒子睡覺。他泥瞅一樣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飽滿茁壯的腿,眉宇間不可言說的可愛神情……看著看著,我常常覺得,單是為了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錯過做母親的機會。
    ⑵忽然又想,自己這么小的時候,一定也是這么在母親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樂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這種目光里我也沒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記得。對這種目光開始有感受是在漸漸長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約十三四歲,正是女孩子剛剛有心事的時節(jié)。
    ⑶ 一天,我正在里間午睡,還沒睡穩(wěn),聽到母親走進來,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東西,過了一會兒,忽然靜了。可她分明又沒有出去。我們兩個 的呼吸聲交替著,如樹葉的微嘆,我莫名地覺得緊張起來,十分不自在。等了一會兒,還沒有聽到她的聲響,便睜開眼。我看見,母親站在離床一步遠的地方,正默默地看著我。
    ⑷“媽,怎么了?”我很納悶。
    ⑸“不怎么。”她說。似乎有些慌亂地怔了怔,走開了。
    ⑹ 后來,這種情形又重復了。我就有些不耐煩地說:“媽,你老是這么看我干嗎?”母親仿佛犯了錯似的,一句話也沒有說。
    ⑺以后,她再也沒有這么看過我,或者說,是她再也沒有讓我發(fā)現(xiàn)她這么看著我了。而到我終于有些懂得她這種目光的時候,她已經(jīng)病逝了。
    ⑻ 再也不會有人這么看著我了。我知道,這是天空對白云的目光, 這是礁石對海浪的目光,這是河床對小魚的目光。這種目光,只屬于母親。
    ⑼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聲來。我的目光給他帶來了美夢了嗎?我忽然想,如果能夠再次擁有母親的這種目光,我該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來撫慰她的疲憊和勞累?是用淚的晶瑩來詮釋自己的呼應和感懷?還是始終維持著單純的睡顏,去成全她欣賞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⑽ 有些錯誤,生活從來都不再賜予改過的機會。我知道,這種假設對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還有一些人也許需要這種假設的提醒呢?如果,你還有幸擁有母親;如果,你淺眠時的雙瞼偶然被母親溫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萬不要像我當年一樣無知和愚蠢。請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擾母親。
    ⑾你會知道。這種小小的成全,對你和母親而言,都是一種深深的幸福。
    18. 第⑦段畫線部分前后 兩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談談你的理解。 (2分)
    19.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問題。(4分)
    ①這段文字把母親比做 、 、 ,突出了母親目光的 。
    ②“再也不會有人這么看著我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
    20、后一段,“你會知道,這種小小的成全,對你和母親而言,都是一種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3分)
    21、作者是在做了母親之后才體悟到當年母親目光中的愛撫和溫暖的。而當她懂得了母愛的時候,她卻永遠失去了母親。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嘆:“有些錯誤,生活從來都不再賜予改過的機會。”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簡要談談。(3分)
    三、表達•交流
    22. 以“成長的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60分)
    要求:①在題目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脑~語(如快樂、細節(jié)、浪花),使題目完整。
    ②要有感而發(fā),說真話、抒真情。
    ③要有具體細致的情節(jié)。
    ④文中涉及真實人名或班級請用“××”代替。
    ⑤卷面整潔,書寫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