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聯(lián)考申論熱點:高校開設(shè)戀愛課

字號:

【熱點鏈接】
    據(jù)媒體報道,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了北京高?!洞髮W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大綱(征求意見稿),要求北京市高校在心理課上教授學生們怎么去談戀愛。
    在新教學大綱中,“戀愛心理與愛的能力培養(yǎng)”一講被修訂為“幸福-從學會戀愛開始”,主要從大學生們經(jīng)常遇到的感情問題出發(fā),涉及愛情相關(guān)理論,旨在教會大學生愛自己、表達愛、接受愛、拒絕愛、維系愛和放手愛。同性戀等以往被列為中國教科書“禁忌”的話題也在“戀愛課”教程中。
    【熱點解讀】
    古往今來,愛情之所以被視為人類美好的情感。就在于它本身是建立在人性的自由和舒展之上的。正因為這樣,它才會呈現(xiàn)出豐富斑斕的形態(tài),鋪展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呈現(xiàn)生活的美好。如果有這樣的認知,我們就很難接受作為成年人的大學生,要通過課堂去學習去獲得愛的能力,并且“健康”地戀愛。
    目前的大學和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確實有教育和管理大學生情感的愿望和沖動。一年多以前,有大學校方專門安排學生帶上紅袖章,巡視校園去制止校園情侶的親昵行為以體現(xiàn)“校園文明”。如今的大學戀愛課,同樣在某種程度上表明,高等教育還停留在自我感知和封閉運行的階段,在人的基本權(quán)利和情感被認定和尊重的今天,將課堂上教育學生戀愛,涉及性乃至同性戀的話題,自視為教育開放和與時俱進的一種表象。
    當下大學的教學內(nèi)容和校園管理,對校園戀情確有驅(qū)魅和脫敏的必要,但問題在于,目前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和校園管理體現(xiàn)出的,恰恰是對校園戀愛過敏和警惕的表現(xiàn)。避而不談是過敏,限制干預是過敏,管教情感同樣也是過敏,也是不正常。
    大學校園是成年人的世界,是正常的社交場所。如果我們把校園戀情當作一個窗口,就很容易從它所受到的對待中,看到高等教育如何看待自身的功能,大學校園在崇尚怎樣的秩序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