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綜合輔導(dǎo):蘆薈

字號(hào):

中藥名稱 蘆薈
    拼音名 Luhui
    英文名 ALOE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蘆薈Aloe ferox Miller或其它同屬近緣植物葉的液汁濃縮干燥物。
    庫拉索蘆薈習(xí)稱“老蘆薈”,好望角蘆薈習(xí)稱“新蘆薈”。
    性狀 庫拉索蘆薈 呈不規(guī)則塊狀,常破裂為多角形,大小不一。
    表面呈暗紅褐色或深褐色,無光澤。
    體輕,質(zhì)硬,不易破碎,斷面粗糙或顯麻紋,富吸濕性,有特殊臭氣,味極苦。
    好望角蘆薈 表面呈暗褐色,略顯綠色,有光澤。
    體輕,質(zhì)松,易碎,斷面玻璃樣而有層紋。
    鑒別   (1)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0ml,振搖,濾過,取濾液5ml,加硼砂0.2g,加熱使溶解,取溶液數(shù)滴,加水30ml,搖勻,顯綠色熒光,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亮黃色熒光;另取濾液2ml,加硝酸2ml,搖勻,庫拉索蘆薈顯棕紅色,好望角蘆薈顯黃綠色;另取濾液2ml,加等量飽和溴水,生成黃色沉淀。
    (2) 取本品粉末0.1g,加三氯化鐵試液5ml 與稀鹽酸5ml,振搖,置水浴中加熱5 分鐘,放冷,加四氯化碳10ml,緩緩振搖 1分鐘,分取四氯化碳層6ml,加氨試液3ml,振搖,氨液層顯玫瑰紅色至櫻紅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熱至沸,振搖數(shù)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蘆薈甙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yàn),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5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
    炮制   砍成小塊。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一法)測定,不得過12.0%。
    總灰分 不得過4.0%(附錄Ⅸ K)。
    含量測定   取庫拉索蘆薈粉未(通過5 號(hào)篩)約0.15g (或好望角蘆薈粉末約0.2g),精密稱定,置500ml 量瓶中,用甲醇 1ml濕潤,加60℃水 5ml混勻,再加60℃水75ml,振搖30分鐘,放冷,加水稀釋至刻度,振搖,濾過,棄去初濾液,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0ml,至盛有60%三氯化鐵溶液1ml 與鹽酸6ml 的燒瓶中,置水浴中加熱回流 4小時(shí),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用1mol/L氫氧化鈉液4ml 和水4ml,依次洗滌燒瓶,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四氯化碳提取3 次,每次20ml,合并四氯化碳液,用水洗滌2 次,每次10ml,棄去水液,提取液置100ml 量瓶中,加四氯化碳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0ml,置水浴上小心蒸干,精密加入0.5%醋酸鎂甲醇溶液10ml使溶解,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B),在512nm 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20H20O8的吸收系數(shù)(E1cm1%)240計(jì)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無水蘆薈甙(C20H20O8)庫拉索蘆薈不得少于28.0%;好望角蘆薈不得少于18.0%。
    性味與歸經(jīng)   苦,寒。
    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清肝熱,通便。
    用于便秘,小兒疳積,驚風(fēng)。
    外治濕癬。
    用法與用量 2 ~5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