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中藥師中藥學考試輔導:根及根莖類中藥-川烏、草烏

字號:

-
    根及根莖類中藥-川烏、草烏
    川烏
    [來 源]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干燥母根(主根)。
    [產 地] 主產于四川江油、平武,陜西省;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種植。
    [性狀鑒別] ①藥材:呈不規(guī)則圓錐形,稍彎曲,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頂端有殘存的莖基。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稍皺縮,有小瘤狀突起的側根及除去 子根后的痕跡。質堅實,不易折斷,橫切面粉質,類白色或淺灰黃色,可見多角形的環(huán)紋(形成層)。氣微,味辛辣而麻舌。②飲片:制川烏為不規(guī)則長三角形的 片。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層環(huán)紋。體輕,質脆,斷面有光澤。無臭,微有麻舌感。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①最外層后生皮層為棕色木栓化細胞。②皮層薄壁組織偶見石細胞,類長方形、方形或長橢圓形,胞腔較大;內皮層不甚明 顯。③韌皮部寬廣,散有篩管群。④形成層呈多角形環(huán)。其內外側偶有1至數個異型維管束。⑤木質部導管多單列,徑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⑥髓部明顯。⑦薄 壁細胞含淀粉粒。
    [成 分] ①生物堿,其中主要為劇毒的雙酯類生物堿:中烏頭堿,烏頭堿,次烏頭堿,杰斯烏頭堿,異翠雀花堿等。尚含川烏堿甲、乙和脂烏頭堿等。②烏頭多糖。
    [含量測定] 制川烏: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制川烏含生物堿以烏頭堿計,不得少于0.20%.
    草烏
    [來 源] 為毛莨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塊根。
    [性狀鑒別] 呈不規(guī)則長圓錐形,略彎曲。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皺縮,有縱皺紋、點狀須根痕和數個瘤狀側根。質硬,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層環(huán)紋多角形或類圓形,髓部較大或中空。無臭,味辛辣、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