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復試剛剛結束,發(fā)揮還算可以,應該問題不大了,畢竟調劑的和一志愿的人數差不多,也不怎么刷人。這兩天在家休息,周一回學校好好寫畢業(yè)論文。寫這個文章主要是想談談考研的經驗和報考學校的一些問題。
先說說報考學校的問題吧,這個主要還是看你自己怎么想了,有人是沖著學校的名聲去的,有人是沖著專業(yè)排名去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動機不同的想法。我報的那個學校是北京的一所211,教育部直屬,專業(yè)在同等專業(yè)里排名算是B+到A-那個樣子。選這個學校主要還是為了以后的發(fā)展吧,再加上我本科的學校不太好,一個綜合排名370多二本的三本,基本算是差的本科之列了。因為我也看過我們學校前些年的考研情況,每年也就能考出10多個研究生,而且大多是本校的,報錄比也就幾十比一的樣子,所以我覺得能考上北京這個學校已經算是不錯了。我是從08年初開始關注這個學校的,搜集過一些分數線、錄取名單、初試復試成績、專業(yè)課大綱、歷年真題、招生規(guī)模簡章等的一些信息。所以我對于分數線和可以參加復試的成績比較了解。然后就可以知道自己考多少分比較保險了,我是給自己定了360分的目標后考了357。報考學校中34所也就是那些985大學都是自主劃線的,比較有難度,競爭激烈。
再說復習吧,因為大三上學期主要的專業(yè)課都開始學了,而管理類考研初試復試的專業(yè)課大多都是大二學的,我們學校的運籌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都是在大二下學期學的,所以那個學期我很用心的學習了這些課程,然后就是做了很多題。大三上學期主要學的是一些工程預算、項目管理、技術經濟那些課程,這些對以后的工作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特別系統(tǒng)的考研復習,也就是每天堅持背一個小時的單詞,讀讀江濤英語出的那幾本經濟學家等雜志報紙。數學也就是把高數上冊看了一遍,課后題認真做了一遍。差不多這樣時間就過去了,主要還是因為土建預算是個精細活,做預算要懂施工技術才行,要不列項都不會。
我進行系統(tǒng)復習是從09年的2月16號開始,正好那會剛開學,而我們本科階段的到這會是分項目管理和預算兩個方面的,我的研究生專業(yè)是研究項目的,所以我選的是項目方向。當然為了考研我還是翹了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課,當然工程管理核心課程我還是要聽的。這會我大概能一天保持一天10個小時的自習時間,早晨7點起床,中午睡覺2個小時,晚上10點半教學樓關門了再去通宵教室學到12點。我感覺考研階段2月到6月時間非常的緊張,我覺得抓緊前期的復習重要,到后面你會覺得很輕松。
一階段:2月至6月底
數學我還是繼續(xù)把課本看完,然后就是做課后題,每做完一章就順便把復習全書做了,我剛開始用的是李永樂的復習全書,不過是09版的,因為08年的時候就完了高數上冊的部分。李永樂的書我感覺還是有點啰嗦的,但是題都很不錯,比較多,比較基礎,考數三的同學做這個足夠了。數學我是用三天的時間看完這章的書和做完這章的課后題,兩天的時間做完復習全書,然后把課后題還有復習全書上的思路比較好比較奇特再就是硬算算不出來的題總結到一個本子上,大概就是五天一章的速度。
英語我還是繼續(xù)看歐美報紙上的文章,背的單詞用的是新東方特厚的那本,別的詞匯書也行,但好有例句還有就是單詞的解釋多一點。背單詞是硬功夫,還是要踏踏實實的背,一天200個就差不多了。還有就是看了王若平出的那本長難句,我感覺考研英語的句子深度是十分了得的,四六級那些其實更多的是流于表面,沒內涵,看不太懂也能做對題。
政治就不用這會看了,專業(yè)課我的是運籌學,就一本書比較簡單吧,所以我放到9月再看,當然跨專業(yè)或者專業(yè)課用書比較多的還是早看吧。
第二階段:7月到11月底
第一階段注重基礎和速度,第二階段必須注意復習質量和做題技巧了,簡單題不能錯,難點的題有思路而且要清晰,考試的時候可沒功夫讓你反復試方法??佳邪辔疑系氖俏牡堑娜蹋贿^我覺得文登的數學好像對我的幫助不是很大,他出的復習全書反而高度概括。我這會是一邊上他的強化班,一邊做文登的復習全書,當然之前已經做完了一本李永樂的。文登的復習全書是分題型的,而且每種題型都給幾種常用的方法,你剛開始做可能感覺很難,但是你看這本書的第二遍的時候你會愛上他的。
英語這個時候可以做題了,當然單詞還是要背的,第一遍的時候把你不熟的,詞義掌握不明確的都劃上,第二遍直接看這些就行了。我買的還是王若平考試蟲的那本厚厚的閱讀,他說這本書有GRE的一些風范,而且很難,你做的時候閱讀能對12個就不錯了。事實也證明這個題跟今年的真題很相似,就是文章很難,題又不能直接從文章中找到明確的答案。真題也是用的他的,我是每個周末做一套真題,畢竟數量有限,省著用吧。
政治等著出了政治大綱解析再看就行了,然后就是做序列一到四,后背背預測題就行,我用的是文登的那個終極預測四套卷,感覺很不錯,押到了不少題,包括選擇題,畢竟那個人是以前命題組的。我比較后悔用陳先奎的2000題,效果不好,還真不如做序列二呢。
專業(yè)不好說了,根據學校的情況吧,不過提一點,管理科學與工程是分工科和管理的,授予不同的學位,工科學位的一般考數一,但也有授管理學位的考數一,大多是牛校,像天大那樣的。管理一區(qū)今年330,但是考數三的多,工科的分數線275,考數一的多,還有就是單科線工科的英語政治比管理的低10分。調劑的時候不知道管理的管工能不能調到工科的管工,不太牛的學校應該可以的。
第三階段(12月到1月中旬)
沖刺階段,這個階段會產生厭學,浮躁,急躁等負面情緒,當然我說的前期優(yōu)勢在這里發(fā)揮作用了,當別人焦頭爛額的趕進度,耗到大半夜的時候,我只需要慢慢的往前爬就行了,偷著樂呢,后階段我的心情確實不錯,每天按部就班的來就行,不多看別人一眼。
考試:怎么說呢,其實數學和英語的發(fā)揮不是很好,英語這東西09年的時候就有兩篇文章有那種味道,只是今年四篇全是,再加上火鍋,還有七選五是難的排序,當時做的時候有點心慌了,閱讀就對了13個,英語只有49分,不過過一區(qū)的管理線還是沒問題的。今年的數三題相對去年有點難了,畢竟第一年不會太難,第二年應該稍加些難度。我覺得數學基礎重要,我數學發(fā)揮的也比較糟糕,主要選擇填空上來犯暈了,4個選擇,2個填空算不出來,后還剩30分鐘的時候,我鎮(zhèn)定下來又仔細的做了做,10分鐘搞定了,后對答案選擇填空一共錯了一個。大題記得是有兩個積分的題不太會算,也就寫了兩步放棄了,但是其他的大題基本沒有錯,數學119。英語66,專業(yè)123。
考研班:我覺得其實考研班其實都差不多,大多人求個心理安慰,但是要是上全程的話,這一年給占用你大約3個多月的時間,倒不如自己學習呢。政治還是比較有用,但也局限于后的沖刺,點睛。文登的英語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記得暑假在石家莊上面授,郭崇星老師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句子結構分析透了,就是主謂賓之間的結構構成,這個對于做閱讀非常有幫助。文登在河北這塊都是北京各高校來的,王若平是北大的,郭崇星的人大的,白子墨是新東方的,他后講的那些天使魔鬼詞,完型后一個不知道了就選D什么的都不錯。政治的李海洋是人大的,還有兩個老師是中央民族的。數學是以中央財經為主,我覺得考北京的同學報文登的還是不錯的。至于haitian,我認識的那幾個人數學都沒有90分,我一開始就比較反感他們整天拿著那本發(fā)的歷年真題的合集做個沒完,雖然說你把歷年真題的所有思想都掌握了,但是你欠缺的是做題,我高中理綜不行就是因為做題少。其實誰剛開始做數學的綜合大題都犯難,但是你做多了會越來越覺得簡單,比如一個大題是由哪幾個知識點組成的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很快就能做對。不過積分那塊我可能技巧用的還是不行,今年這塊扣了我將近20分,考研的積分題沒有讓你硬算的,肯定有個方法是幾步就能算出來的。
自習:我覺得學習就是自己的事,不要跟別人一起自習,都20幾歲的人了該有自制力了,問問題回去再問,3個和尚會沒水吃的,而且復習的時候容易浪費時間。考研終還是你自己面對那張卷子,沒有人會幫助你的。
做個總結吧:
1.前期復習抓緊點,中期復習注意細節(jié)和技巧,后期保持好心態(tài)。
2.抓基礎,后階段抓重點抓關鍵。
3.做題要適當,寧缺毋濫,每個題要知道考點,知道用什么定理或組合。
4.盡量自己學習,不懂得回去再問,盡量問老師。
5.不輕言放棄,要知道后幾個月拼的就是意志品質,包括后考試的時候
總之,不管你現在在什么樣的學校,你都不必驕傲或者自卑,考研是你學生生涯的又選擇,不管后的結果如何,至少我們都曾經奮斗過,我們都應該為自己驕傲。當你熬過那一個個不眠之夜,挺過常常向你襲來的放棄的念頭,后獲得成功的時候,你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更是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邁出的更堅定的腳步。不管未來的道路有多艱難,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信仰,用大的努力向著自己的目標奔去,終有一天你會美夢成真。
先說說報考學校的問題吧,這個主要還是看你自己怎么想了,有人是沖著學校的名聲去的,有人是沖著專業(yè)排名去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動機不同的想法。我報的那個學校是北京的一所211,教育部直屬,專業(yè)在同等專業(yè)里排名算是B+到A-那個樣子。選這個學校主要還是為了以后的發(fā)展吧,再加上我本科的學校不太好,一個綜合排名370多二本的三本,基本算是差的本科之列了。因為我也看過我們學校前些年的考研情況,每年也就能考出10多個研究生,而且大多是本校的,報錄比也就幾十比一的樣子,所以我覺得能考上北京這個學校已經算是不錯了。我是從08年初開始關注這個學校的,搜集過一些分數線、錄取名單、初試復試成績、專業(yè)課大綱、歷年真題、招生規(guī)模簡章等的一些信息。所以我對于分數線和可以參加復試的成績比較了解。然后就可以知道自己考多少分比較保險了,我是給自己定了360分的目標后考了357。報考學校中34所也就是那些985大學都是自主劃線的,比較有難度,競爭激烈。
再說復習吧,因為大三上學期主要的專業(yè)課都開始學了,而管理類考研初試復試的專業(yè)課大多都是大二學的,我們學校的運籌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都是在大二下學期學的,所以那個學期我很用心的學習了這些課程,然后就是做了很多題。大三上學期主要學的是一些工程預算、項目管理、技術經濟那些課程,這些對以后的工作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特別系統(tǒng)的考研復習,也就是每天堅持背一個小時的單詞,讀讀江濤英語出的那幾本經濟學家等雜志報紙。數學也就是把高數上冊看了一遍,課后題認真做了一遍。差不多這樣時間就過去了,主要還是因為土建預算是個精細活,做預算要懂施工技術才行,要不列項都不會。
我進行系統(tǒng)復習是從09年的2月16號開始,正好那會剛開學,而我們本科階段的到這會是分項目管理和預算兩個方面的,我的研究生專業(yè)是研究項目的,所以我選的是項目方向。當然為了考研我還是翹了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課,當然工程管理核心課程我還是要聽的。這會我大概能一天保持一天10個小時的自習時間,早晨7點起床,中午睡覺2個小時,晚上10點半教學樓關門了再去通宵教室學到12點。我感覺考研階段2月到6月時間非常的緊張,我覺得抓緊前期的復習重要,到后面你會覺得很輕松。
一階段:2月至6月底
數學我還是繼續(xù)把課本看完,然后就是做課后題,每做完一章就順便把復習全書做了,我剛開始用的是李永樂的復習全書,不過是09版的,因為08年的時候就完了高數上冊的部分。李永樂的書我感覺還是有點啰嗦的,但是題都很不錯,比較多,比較基礎,考數三的同學做這個足夠了。數學我是用三天的時間看完這章的書和做完這章的課后題,兩天的時間做完復習全書,然后把課后題還有復習全書上的思路比較好比較奇特再就是硬算算不出來的題總結到一個本子上,大概就是五天一章的速度。
英語我還是繼續(xù)看歐美報紙上的文章,背的單詞用的是新東方特厚的那本,別的詞匯書也行,但好有例句還有就是單詞的解釋多一點。背單詞是硬功夫,還是要踏踏實實的背,一天200個就差不多了。還有就是看了王若平出的那本長難句,我感覺考研英語的句子深度是十分了得的,四六級那些其實更多的是流于表面,沒內涵,看不太懂也能做對題。
政治就不用這會看了,專業(yè)課我的是運籌學,就一本書比較簡單吧,所以我放到9月再看,當然跨專業(yè)或者專業(yè)課用書比較多的還是早看吧。
第二階段:7月到11月底
第一階段注重基礎和速度,第二階段必須注意復習質量和做題技巧了,簡單題不能錯,難點的題有思路而且要清晰,考試的時候可沒功夫讓你反復試方法??佳邪辔疑系氖俏牡堑娜蹋贿^我覺得文登的數學好像對我的幫助不是很大,他出的復習全書反而高度概括。我這會是一邊上他的強化班,一邊做文登的復習全書,當然之前已經做完了一本李永樂的。文登的復習全書是分題型的,而且每種題型都給幾種常用的方法,你剛開始做可能感覺很難,但是你看這本書的第二遍的時候你會愛上他的。
英語這個時候可以做題了,當然單詞還是要背的,第一遍的時候把你不熟的,詞義掌握不明確的都劃上,第二遍直接看這些就行了。我買的還是王若平考試蟲的那本厚厚的閱讀,他說這本書有GRE的一些風范,而且很難,你做的時候閱讀能對12個就不錯了。事實也證明這個題跟今年的真題很相似,就是文章很難,題又不能直接從文章中找到明確的答案。真題也是用的他的,我是每個周末做一套真題,畢竟數量有限,省著用吧。
政治等著出了政治大綱解析再看就行了,然后就是做序列一到四,后背背預測題就行,我用的是文登的那個終極預測四套卷,感覺很不錯,押到了不少題,包括選擇題,畢竟那個人是以前命題組的。我比較后悔用陳先奎的2000題,效果不好,還真不如做序列二呢。
專業(yè)不好說了,根據學校的情況吧,不過提一點,管理科學與工程是分工科和管理的,授予不同的學位,工科學位的一般考數一,但也有授管理學位的考數一,大多是牛校,像天大那樣的。管理一區(qū)今年330,但是考數三的多,工科的分數線275,考數一的多,還有就是單科線工科的英語政治比管理的低10分。調劑的時候不知道管理的管工能不能調到工科的管工,不太牛的學校應該可以的。
第三階段(12月到1月中旬)
沖刺階段,這個階段會產生厭學,浮躁,急躁等負面情緒,當然我說的前期優(yōu)勢在這里發(fā)揮作用了,當別人焦頭爛額的趕進度,耗到大半夜的時候,我只需要慢慢的往前爬就行了,偷著樂呢,后階段我的心情確實不錯,每天按部就班的來就行,不多看別人一眼。
考試:怎么說呢,其實數學和英語的發(fā)揮不是很好,英語這東西09年的時候就有兩篇文章有那種味道,只是今年四篇全是,再加上火鍋,還有七選五是難的排序,當時做的時候有點心慌了,閱讀就對了13個,英語只有49分,不過過一區(qū)的管理線還是沒問題的。今年的數三題相對去年有點難了,畢竟第一年不會太難,第二年應該稍加些難度。我覺得數學基礎重要,我數學發(fā)揮的也比較糟糕,主要選擇填空上來犯暈了,4個選擇,2個填空算不出來,后還剩30分鐘的時候,我鎮(zhèn)定下來又仔細的做了做,10分鐘搞定了,后對答案選擇填空一共錯了一個。大題記得是有兩個積分的題不太會算,也就寫了兩步放棄了,但是其他的大題基本沒有錯,數學119。英語66,專業(yè)123。
考研班:我覺得其實考研班其實都差不多,大多人求個心理安慰,但是要是上全程的話,這一年給占用你大約3個多月的時間,倒不如自己學習呢。政治還是比較有用,但也局限于后的沖刺,點睛。文登的英語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記得暑假在石家莊上面授,郭崇星老師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句子結構分析透了,就是主謂賓之間的結構構成,這個對于做閱讀非常有幫助。文登在河北這塊都是北京各高校來的,王若平是北大的,郭崇星的人大的,白子墨是新東方的,他后講的那些天使魔鬼詞,完型后一個不知道了就選D什么的都不錯。政治的李海洋是人大的,還有兩個老師是中央民族的。數學是以中央財經為主,我覺得考北京的同學報文登的還是不錯的。至于haitian,我認識的那幾個人數學都沒有90分,我一開始就比較反感他們整天拿著那本發(fā)的歷年真題的合集做個沒完,雖然說你把歷年真題的所有思想都掌握了,但是你欠缺的是做題,我高中理綜不行就是因為做題少。其實誰剛開始做數學的綜合大題都犯難,但是你做多了會越來越覺得簡單,比如一個大題是由哪幾個知識點組成的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很快就能做對。不過積分那塊我可能技巧用的還是不行,今年這塊扣了我將近20分,考研的積分題沒有讓你硬算的,肯定有個方法是幾步就能算出來的。
自習:我覺得學習就是自己的事,不要跟別人一起自習,都20幾歲的人了該有自制力了,問問題回去再問,3個和尚會沒水吃的,而且復習的時候容易浪費時間。考研終還是你自己面對那張卷子,沒有人會幫助你的。
做個總結吧:
1.前期復習抓緊點,中期復習注意細節(jié)和技巧,后期保持好心態(tài)。
2.抓基礎,后階段抓重點抓關鍵。
3.做題要適當,寧缺毋濫,每個題要知道考點,知道用什么定理或組合。
4.盡量自己學習,不懂得回去再問,盡量問老師。
5.不輕言放棄,要知道后幾個月拼的就是意志品質,包括后考試的時候
總之,不管你現在在什么樣的學校,你都不必驕傲或者自卑,考研是你學生生涯的又選擇,不管后的結果如何,至少我們都曾經奮斗過,我們都應該為自己驕傲。當你熬過那一個個不眠之夜,挺過常常向你襲來的放棄的念頭,后獲得成功的時候,你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更是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邁出的更堅定的腳步。不管未來的道路有多艱難,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信仰,用大的努力向著自己的目標奔去,終有一天你會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