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護士其他護理指導:洪災過后這些疾病不得不防1

字號:

預防鉤端螺旋體病擴散
    鉤端螺旋體病是由各種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所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受感染的鼠類和豬是兩大主要傳染源。
    癥狀:鉤體病的表現(xiàn)極為復雜,病情輕重有很大差異。臨床特點為驟然發(fā)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和觸痛等。重型有肺大出血,黃疸、出血等。嚴重的可因肝壞死、肝、腎功能衰竭和搶救不及時而死亡。
    治療: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地隔離治療是至關重要的原則。
    預防:預防鉤體病的關鍵是滅鼠,管理好牲畜,防止牲畜尿液污染水源。防澇,避免在流行地區(qū)和流行季節(jié)的河溝或池塘中涉水或洗澡。合理施肥或施灑農藥,用草木灰或石灰等改變農田水質,以消滅鉤體。另外,注射菌苗,可增強人群免疫力。
    積極滅鼠防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并經鼠類傳播的傳染病。這種病毒就寄宿在野鼠、田鼠或家鼠體內,老鼠就是宿主和傳染源。鼠體內的病毒可隨鼠尿、糞和唾液排出體外,污染環(huán)境和食物,再被人食入,或吸入帶毒塵?;蛲ㄟ^傷口侵入,即可導致感染;另外鼠身上寄生的螨蟲叮咬了人,也會被傳染。洪澇災害之后,野鼠巢穴被淹,野鼠便跑到災民的窩棚里搶劫食物,同時留下帶病毒的糞尿污染。一家人同時吃了污染食物,于是全家得病——“窩子病”。
    識別流行性出血熱主要是根據其臨床具有高熱伴三痛、三紅、出血、休克、腎功衰竭等特點,診斷并不難。
    如何預防出血熱
    消滅老鼠在特異性疫苗尚未普遍應用之前,滅鼠是關鍵:平時應堅持長期滅鼠,發(fā)病高峰期前1~2個月要突擊滅鼠,要整村,全社區(qū)聯(lián)合行動,動用一切滅鼠器具和藥物,務求使鼠密度下降到1%以下;
    治理污染特別要防環(huán)境、食物被鼠糞尿污染,居室墻壁、門窗要嚴密,消滅鼠洞,防鼠入室,食物保存好,防鼠啃及其排泄物污染,食用前要嚴格清洗處理。災區(qū)臨時居住房間更應保護好食物,防鼠偷食污染。
    注意個人防護暫居簡易棚或野外露宿時,要注意保護皮膚,防螨叮咬,不在草堆上坐臥,避免接觸鼠、螨及其排泄物。如發(fā)現(xiàn)可疑出血熱病人應早送傳染病院診治,萬勿貽誤時機,造成嚴重后果。
    疫苗預防當前國內外研制成功的疫苗主要有兩類,即細胞培養(yǎng)滅活疫苗和純化鼠腦疫苗,我國研制的這兩種類型的疫苗均已獲準試生產。細胞培養(yǎng)滅活疫苗又分野鼠型(I型)和家鼠型(Ⅱ型)兩種。可根據疫區(qū)、疫情和接受人員的不同,接種不同的疫苗。一般按規(guī)定注射2~3針,再加強一針。保護作用均可達90%以上。